这个世界,对男孩不太友好

Hewearsamask,andhisfacegrowstofitit.——GeorgeOrwell

(“他戴上面具,然后慢慢变成了他的脸。”——乔治奥威尔)

我身边有位妈妈,生了一个聪明机灵的男孩叫皮皮,大家都很喜欢皮皮。有一天,皮皮去一个小姐姐家做客,看见姐姐家有一整套的模拟厨房玩具,便问妈妈:“可不可以给我也买一个那样的玩具?”妈妈嫌弃地回答:“男孩子家怎么能对锅碗瓢盆感兴趣!以后喜欢上了做饭有什么出息!”

皮皮看见小女孩跳舞,就跟着节奏模仿,妈妈再次制止了他:“男孩子家不能学这些温柔的动作,等你再大点儿,有劲儿了,给你报个跆拳道。”

皮皮去打防疫针,因为怕疼哭了,妈妈鼓励他:“要勇敢!不能哭,你可是个小男子汉啊!”

当皮皮终于喜欢上《西游记》,天天拿着金箍棒上蹿下跳,到处打来打去,妈妈满意地点点头:“嗯,男孩子就应该这样,淘气点儿好。”

男孩子就应该是什么样

大部分父母抱的希望是,长大成为一个勇敢、有担当、负责任的男子汉,能赚钱养家,志向高远有出息。

怎么培养成男子汉

生活中,很多妈妈就像皮皮妈妈一样,不断给儿子强调坚强、勇敢、强壮等“man”的特质,刻意避开做文静、柔美、温柔有关的事情。就连最近风头正劲的海王,也在电影里说到“我从小就知道,不要暴露胆怯。所以,只用愤怒和拳头解决问题”。

图片来自:油管

可是,勇敢的人就不会害怕吗?强壮的人就不会软弱吗?威猛的人就不能文静吗?志向高远的人就不能做小事吗?

对男子汉气概片面的理解,就像一张浮于表面的面具。父母在养育男孩的过程中,给他一点点戴上这副面具,培养成了似是而非的“男子汉”。

“男孩就该有个男孩的样子。”周围人常说。

所以给男孩买衣服,妈妈会刻意选择黑、灰、蓝而不是粉色。给男孩送礼物,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汽车、刀枪棍棒,绝不会是芭比娃娃。

大人用行为暗示孩子,“男孩应该穿黑灰蓝色衣服”“男孩应该玩汽车武器”,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这一联系。如果有一天给男孩穿粉色,玩芭比,他会觉得怪异,而在父母看来,这恰恰印证了当初自己的判断,“你看,男孩子天生对这些不感兴趣”。

除了家中父母引导,周遭的环境也在有意无意营造刻板的男人形象。电影中的男子汉,一定是高大威猛强壮,他们挥金如土,征服一个又一个性感美女。

图:Facebook

游戏里的画面,从KO倒地到狙击爆头,日趋暴力血腥、攻击性强。

媒体追捧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的富豪,因为他足够多金。八卦会强调足球队员的老婆身材多好多漂亮。

电影、游戏、网络、媒体,°立体环绕在男孩周围,不停地用这些画面告诉他和他的父母:“看!男人就该这样!赚大钱!交漂亮女朋友!玩得刺激!”

在传媒行业都知道一个心理常识:画面影响行为。长期看这类信息画面,大众会不知不觉把男子汉气概与强壮、暴力、征服欲、控制感、性魅力、物化女性联系起来,父母也会鼓励引导男孩模仿。

社会就这样不知不觉中给男孩打造了一张“男子汉”面具,并交到父母手中。

一个男孩5岁的时候,大人还会在公共场合鼓励他不要哭鼻子。10岁的时候,他基本已经不会在公共场合哭了。12岁,再哭会被嘲笑。

“不许哭,你是小男子汉!”“男儿有泪不轻弹”...整个男孩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会压抑情感的过程。生气了,能说出来;愤怒了,能说出来。但是害怕,不能;受伤害,不能;难过,不能。社会、父母将这些情绪与丢人、不够男人联系起来,阻挡他们正常发泄。

B站有部纪录片叫《面具之内》,它并不大火,但是看过的人给出高达9.6的评分。它说出了这些男孩有多压抑,一打开视频,弹幕哗啦哗啦布满屏,很多网友哭着二刷三刷。

片中,头发花白的橄榄球教练乔伊(JOEEHRMANN)还记得一件事情。在他小时候,因为觉得他不够男人,有一天父亲带他去地下室,教他打刺拳和直拳。父亲说他,“像个男人;停止流泪;别感情用事。”从此,“不够男人”成为他巨大羞耻感的来源。

于是,他参加了美国人认为的最爷们儿的运动——橄榄球,躲在头盔里面,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去锻炼出另一个自己——符合文化界定的男子汉。

乔伊戴上了橄榄球头盔,也戴上了男子汉面具,成为了典型的男子汉。但是,他依旧有“不够男人”的担忧,也没忘记小时候可以随便哭的自己。

“像个男人”听上去是一句鼓励,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要求,一种压力。

人们都说,每个男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大概是因为,男人还羡慕着小男孩时期可以随意撒娇、哭泣、害怕的自己吧?

毕竟那些被迫隐藏起来的情感,从来没有消失。

可它们去哪里了?

正常的发泄渠道被“羞耻感”拦在门外,只能“不在压抑中爆发,就在压抑中消亡”。

它们中的负面情绪爆发,会攻击别人或者伤害自己。

据估算,31%的男孩会自主爱上游戏,99%的男孩玩过打打杀杀的网游。

《面具之内》片中有一组统计数据,十几岁的男孩感性词汇使用频率减少的时候,自杀率开始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孩压抑越来越严重,在20-24之间,自杀的男性是女性的7倍。

他们中正面情绪比如温柔、亲密动作会减少,有时候需要借着醉意“酒后吐真言”,才好意思公开在兄弟间倾诉生活压力、表达男人间的友情、向女孩表白。

图源:pixabay

更多的是消亡。长大后,面具变成自己的脸,真实的内心被压抑到麻木,察觉不到妻子细腻的情绪,也不会温柔对待孩子,因而被诟病“男人就是心大”“直男癌”。

我们太过于强调男人女人的区别了。

男性女性原本只是生物学上的区别,本质来说都是人,作为人的相同之处大于作为男女的不同之处。

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个情况,如果你做某种测试,找5万名女孩测出一个女孩版结果,相应再测出一个男孩版结果,将二者叠加在一起,有90%是重合的。

这90%既包括温柔、细心、语言能力、同理心等所谓的“女人特质”,也包括攻击性、坚强、独立、负责、勇敢、空间想象能力等所谓的“男人特质”。

换句话说,男孩子如果表现出温柔、细心、富有同情心、伶牙俐齿,甚至软弱、害怕,都太正常了!他只不过是表现出了作为人的另一面。

更何况,一直被“羞耻感”压抑折磨的感觉,太痛苦了。

《面具之内》里给我触动最大的,还是这件事:一位中学老师发给每一个男孩一个纸面具,让他们正面写上他想给同学看到的样子,背后写上不想看到的样子,然后随机交换面具。

孩子们嘻嘻哈哈把纸面具揉成团,扔向其他人。

可是他们打开一个个纸团,把它读出来的时候,大家都沉默了。每个人的没心没肺背后,都小心翼翼地隐藏着“女性化”的自己。

当孩子们勇敢表达出心中的隐痛,同时看到其他男孩另一面,互相之间更多表现的是理解和善意,甚至有男孩为这份久违的亲密感哭了起来。他们也渴望做真实的自己啊。

一句“娘炮”,扼杀掉了多少温柔的暖男!

一句“文静”,误会了多少男孩的专注力!

一句“不许哭”,压抑了多少害怕、委屈!

一句“你是一家之主”,造就了多少暴力直男!

我们做父母的,为什么要亲手给儿子戴上这样一副痛苦的面具?!令他在前半生中丢失自己,再在后半生的迷茫彷徨矛盾中找回?

所以,允许他伤心、害怕、哭泣吧,边哭泣边努力的人更勇敢坚强。

允许他喜欢安静、不喜欢激烈运动吧,只要学会坚持,安静的男人和肌肉男一样有力量。

允许他温柔、细心吧,这代表高情商。只有偏见、没见识,才会阻碍他志向远大。

允许他不想“赚钱养家”吧,只要培养出责任心,自然会生出照顾家庭的动力。

根本不需要追求什么男子汉气概,培养成优秀的人,自然就是一个优秀的男人。

一句话,让他做自己就好,不要生活在面具之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