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忘了我是在什么时候看了《弱点》这部剧,当时真的是被这部片子所表现的温情所打动,整部片子都充斥着暖暖的温情气氛,让我忘却了电影之外的冷漠人间。可能有人对此片的真实度产生过质疑,但我们不必去揣度影片的虚实,它所表达的那份温情足以让我们为之动容。
这部剧当年上映时取得了很好的票房,高达2.3亿美元,作为一部主打温情的小成本电影,这是一个很好的成绩。其实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会觉得它的成功是很自然的,因为它能拨动人内心那根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这部电影是由美国橄榄球员迈克尔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同时,这部电影不可避免地再现了田纳西州那令人感伤的岁月。
少年迈克尔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他进入了一所贵族学校读书,但由于自己的身材和肤色的原因,身边的同学都用异样的眼光去看他,甚至都躲避他,因此他无法适应在这个学校读书。直到有一天,班里的一个小个子男生托尼主动和迈克尔打招呼,迈克尔很是惊喜,托尼是个很好的孩子,心直口快,并不在意迈克尔的外表。不久后他们就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慢慢的,迈克尔变得开朗起来,也开始有同学对他微笑。
后来,迈克尔来到了托尼的家里,并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托尼的妈妈安娜。安娜是一个热心肠的女人,他见迈克尔和托尼很是投缘,而且迈克尔可怜的身世令她怜悯万分,于是她做了个决定——收养迈克尔,尽管遭到了丈夫一开始的反对,不过在她动情的劝说下,她的丈夫最终同意收养迈克尔。在后来的相处中,安娜对迈克尔“初来乍到”的不适应给予耐心的指导,并且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橄榄球队,参加了橄榄球队的迈克开始走向人生的巅峰。
再次声明,我和其他人的观点不一样,我不认为这部电影有任何夸张和虚假的成分,恰恰相反,那些看似夸张和虚假的成分会让我倍感温暖,这部影片没有刻意去放大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在众多温情片中,这一点是很独特的。剧中的安娜虽然是美国代表性的激进派女权主义者,不过这并没有使得影片看起来不伦不类,反倒是让观众从中获得了不少乐趣。安娜是一个果断而又执着的女性,但对于迈克尔又充满着耐心,充满着爱,这种爱不同于母爱,却比母爱更加广大,更加能打动人,更加有诚意。
这部电影的本体是一篇短短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被发展成了小说,再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部作品里的故事是多么得感人。无论是文章,小说还是电影,我们都能从中感悟出一些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其弱点,而爱会让这些弱点慢慢消失。人类的梦想出自于对生活的爱,每个人都应该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爱的究竟是什么。
只有弄清楚这些以后,你才会有安娜妈妈那样的勇气和魄力,才会避开那些流言蜚语为了自己所爱而去努力追求。而身为弱者的人,应该像迈克尔那样正视自己缺点和不足之处,汲取别人善意的意见来提高自我,而不是一味地忽略自己的缺点,甚至逃避别人好意地劝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从自卑的深谷中爬出,去拥抱那片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反之,我们将越陷越深,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