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儿童少年青年精神成长的过程,一定是要借助于阅读的助力。
阅读萃取人类文化的精华与营养最终积累成为自己的素养和学识的时候,国庆节小长假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亲子相聚,一起阅读,记录下所看、所思、所感、所悟,一起分享,一起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倘若能够根据自己的条件安排适宜的旅行,能够与孩子一起笔记、摄影、记录,知行合一,一定也能够相得益彰,收到不错效果。
今天为大家推荐了几本适合在国庆假期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书目,希望家长们不断地提升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也更好的与孩子相处,帮助孩子看见更大的世界。
《猜猜我有多爱你》
这本图画书里有一只像孩子的小兔子和一只像爸爸的大兔子。小兔子像所有的孩子一样爱比较。它们俩在比赛谁的爱更多一些。大兔子用智慧赢得了比赛和小兔子稍微少一点的爱,可小兔子用它的天真和想象赢得了大兔子多出一倍的爱。两只兔子都获胜了。整个作品充溢着爱的气氛和快乐的童趣,小兔子亲切可爱的形象、两只兔子相互较劲的故事构架以及形象、新奇的细节设置都对孩子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我爸爸》
《我爸爸》可以说是作者对所有父亲的献礼,然而就安东尼·布朗的生平看来,这本图画书也有着纪念自己父亲的意味。安东尼·布朗曾说:“我的父亲是很特别的人,外表强壮、有自信,不过却也有害羞、敏感的一面,有一点像我爱画的大猩猩。除了教我画图外,他还鼓励我做各种运动,像是橄榄球、足球和板球……”这位在他眼中高大强壮的父亲,却在安东尼·布朗十七岁那年因病突发过世,使他深受打击,经过多年才走出阴霾。安东尼·布朗表示《我爸爸》里面爸爸身上的黄褐色格子睡袍、睡衣和鞋都是自己父亲的衣物,多年来收在箱子里,上面还留着父亲的味道。而睡袍上的格子图案不仅出现在爸爸身上,甚至还出现在扉页和土司上面。也许,在安东尼·布朗的眼里,父亲的身影无所不在吧。
《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小林校长却常常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校长就微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巴学园”有着与众不同的午餐,每到午餐开始的时候,校长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来了吗?“巴学园”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每一天的第一节课,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课和每一节课的学习重点都写在黑板上,于是小朋友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慢慢地老师就会知道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
《探秘生命密码》
基因是什么?基因是怎么构成的?基因又是怎样影响了生命的演化?本书从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摩尔根的果蝇实验讲起,沿着基因研究的历史发展轨迹,讲解了诸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基因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和重要成果,既是一部深入浅出的生命科学发展简史,又突出了科学家们在破解生命密码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全书语言生动,图文并茂,科学知识和科学故事并重,是一部引领读者探索生命奥秘的科普好书。
《我和小素》
处于青春期的杨若溪任性又独立,经常与“强势”的护士长妈妈产生分歧。疫情来袭,若溪失去了外婆,最好的朋友周小素一家也感染了病毒,两个女孩陷入了焦虑与恐惧……作者透过若溪和小素两个花季少年的眼睛,描写了疫情下武汉医患同心,“隔离不隔爱”的城市故事,也书写了主人公从“叛逆”到成熟的心灵之旅。作品感人肺腑,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人性的善良与光辉尽显其中,是一本穿越生死之境,抚平疫情之痛,教人成长的励志之书。
《草房子》
《草房子》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江南水乡一个动人动情的童年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拼博的悲怆与优雅,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六年中,男孩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亳无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老人在很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在死亡体验中对生命的深切而优美的领悟,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又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一切,既清楚又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里。这六年,是他接受人生启蒙教育的六年。
《我是故宫“看门人”》
故宫里到底有多少国宝?文物应该怎样保护?沉睡多年的古物“活”起来是什么样的?本书作者是故宫博物院的第六任院长,以故宫“看门人”的独有视角,讲述了任职期间的种种趣事,既有对珍贵文物的整理、修复,也有对旧建筑的修缮,甚至数清了故宫里总共有多少个井盖。本书介绍的是“故宫的那些事儿”,传递给读者的更是关于文化传承的理念。通过文化创新让故宫的藏品、文创成为“网红”,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示文物的魅力,可以更好地为参观者服务,也让更多的人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
本书是一本常书鸿的传记。作者将常书鸿毅然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不顾众人劝阻来到敦煌、创建敦煌艺术研究院,以及保护和研究敦煌艺术的风雨之路娓娓道来,情节跌宕,句句感人。在敦煌,常书鸿经历的是缺衣少食、经费不足和妻子的离弃;收获到的,却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圆满;最终留下的,是一个无与伦比、再难复刻的敦煌。作为敦煌文化的研究者、守护者和传承者,他的一生,已融入敦煌,并成为了敦煌诗篇中不可或缺的一阙。
留言有奖
你最爱看哪本书呢?
你会和亲友们分享哪一本呢?
赶紧来分享好书并留下读后感吧!
留言点赞数前三名的小伙伴,
免!费!送!
“东莞妇联定制圆形阖家团圆东莞通”!
截止日期:年10月4日中午12:00
原标题:《玉兰姐姐家教计划
国庆假期陪孩子一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