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电影无烂片”,近乎成了电影行业内的一条“金科玉律”。这一题材的影视作品总能给人以力量与感动,可燃可虐,可喜可泪,极具情绪渲染力。
在北美职业橄榄球阵营中,有一位来自田纳西州的非洲裔截锋选手,名叫迈克尔·奥赫(MichaelOher)。他的人生,可以用“逆袭”二字来形容。
迈克尔·奥赫与养母年,美国导演约翰·李·汉考克(JohnLeeHancock)深受迈克尔·奥赫事迹触动,便将他的故事搬上大银幕,打动了数十万观众。
这部电影,正是被第82届奥斯卡提名“最佳影片”的体育人物传记佳片——《弱点》(TheBlindSide)。
《弱点》电影海报迈克尔·奥赫出生于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父亲锒铛入狱遭人杀害,母亲是一名瘾君子。亲情于他而言,只是一种憧憬,一种奢望。
影片故事里,体重公斤的演员昆东·亚伦(QuintonAaron)与迈克尔·奥赫体重、体态相仿,惟妙惟肖地演绎了本尊的“憨态”与“敦厚”,还原度极高。
公斤的灵活小胖受瘾君子母亲影响,奥赫天生智力低下,16岁时仅有9岁孩童智商,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屡屡被迫转学。
16岁之前,奥赫一直过着流浪的生活。他流转于不同的接济家庭之间,遭过白眼,受过欺负,却又总是一副与世无争的淡然模样。
居无定所人们常说“上帝在夺走你一项天赋的同时,又会赋予你另一项技能”。这一点在奥赫身上,得到了完美印证。
凭借着出色的体育运动天赋,他被一家基督学校接收。在这里,奥赫遇到了一位橄榄球教练,他的运动生涯也自此开始启程。
天生的截锋种子奥赫的生活,是一种逃避的生活。白天,他逃避着同学老师异样的眼光。夜里,他逃避着孤独。
贫穷使得他食不果腹、居无定所。他捡着别人吃剩的爆米花充饥,睡在嘈杂的公共洗衣房遮风避雨,艰难地熬过一个个白天黑夜。
捡别人吃剩的爆米花充饥
感恩节前夕的雨夜,奥赫遇到了善良的陶西一家。他的人生轨迹,自此发生改变。
陶西一家被这个腼腆男孩的纯真、善良所打动,他们收留他过夜,并邀他共进感恩节大餐。女主人安妮告诉奥赫——如果你没有地方可去,这里便是你的家。
被陶西一家收留此后的日子里,奥赫成了陶西家的常驻客。面对外人的流言蜚语,安妮不屑一顾,并对此嗤之以鼻。安妮决定收养奥赫,给他一个真正的家。
安妮被奥赫惊人的运动天赋所撼动,她决定把这个孩子培养成出色的橄榄球手。奥赫也开始了从零到一的学习,逐渐在橄榄球运动中寻找到自我,并开始有所成就。
安妮引导奥赫走上橄榄球之路和陶西一家人生活,奥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自信。这是他人生中不曾有过的体验,亦是他一直奢望的亲情。
曾经那个沉默寡言的奥赫正在蜕变,开始变得活泼勇敢,充满担当。有他在的地方,总会给人一种安全感——无论是协助队友,还是保护家人。
弱点变成闪光点凭借着异于常人的体力、耐力、爆发力,奥赫逐渐克服懦弱的“防守”常态,开始转守为攻,打出了一场又一场漂亮的比赛,成为了球场上的常胜冠军。
自年开始,迈克尔·奥赫一路从全美新生队打入全美第一队,再从奥特兰杯打到科纳利杯,一路打进超级碗,成为了美国职业橄榄球赛场上一道势不可挡的黑色闪电,完成了从触底到飞跃的人生逆袭。
从流浪汉到橄榄球星被他人温柔以待的人是幸运的,尤其是对这样一个曾被生活蹂躏过的孩子来说。他懂得满足,懂得珍惜,懂得报恩,更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
陶西一家的善良,成就了迈克尔·奥赫的辉煌。他们把一个自卑流浪男孩的弱点变为优点,让他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释放,找到自我,并超越自我。
人美心善的陶西家大女儿约翰·李·汉考克的这部《弱点》上映于年11月,凭借着励人励志的真实故事,它在当年横扫各大电影节,拿下了包括第82届奥斯卡、第67届金球奖在内的多个重量级大奖,一时风光无两。
12年过去了,这部影片依旧保持着豆瓣8.7分、“评分最高运动片”No.7的优秀成绩,是一部经受了时间考验、且具备大量观众基础的好片,含金量十足,值得一看。
豆瓣8.7分体育题材类电影极易把控观影者情绪,它体现了人们对力量、速度、技巧的渴望,以一种角逐、对抗、竞技的方式,来呈现人类原始的、潜在的力与美、动与静。
《弱点》所讲述的并非只是“丑小鸭变天鹅”式的传统蜕变故事,它以一个未被开发潜能的天才运动员的“盲点”为视点,从贫穷生活带给他的百般“弱点”为切入点,聚焦着“人性”的光辉,逐步点亮主题,直至最终升华。这部电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