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关于睡眠,看看这里

比较有趣的是,因为努力上进而熬夜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而大多数人的熬夜,和努力无关,不过是放纵和不自律的结果,是逃避内心空虚焦虑的手段。

现代人的睡觉问题,早已非常严重了,明明告诉自己要早睡,可是依然晚睡,很难形成一个稳定的睡眠规律,也很难养成高效的、恢复精力的睡眠习惯。

当然我们也有一些睡眠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招:

1、睡得久=睡得好

2、早睡早起一定好

3、睡眠可以补回来

科学的睡眠才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恶性循环,让我们精力恢复,第二天满血复活。

作者尼克·利特尔黑尔斯,英国睡眠协会前任会长,从事睡眠科学研究30年。他所提出的R90睡眠方案,获得了体育界和商界顶尖专业人士的一致认同,被视为最有效的改善睡眠质量、获取高效睡眠的方案。

他曾为包括NBA、英国天空车队,英式橄榄球联合会、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英超足球联赛选手和奥运会金牌得主在内的诸多顶级团队和运动员提供咨询服务和长期合作。

大卫·贝克汉姆、瑞恩·吉格斯、保罗·斯科尔斯、尼基·巴特和内维尔兄弟等世界级体育名将,都是其睡眠方案的获益者。

这本书提出了许多睡眠习惯,非常有益,是时候让我们重塑睡眠观,重建睡眠习惯,如何智慧的睡眠,如何将睡眠作为一个工具,增强你的智力和体力表现,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成效的睡眠上了。

1

和生物钟对着干,你会被狠狠教训

生物钟又叫昼夜节律,它内置在每个人的体内,它要求身体像我们的祖先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相信生物钟可以任由自己调节,真的是最愚不可及、不自量力的想法了。

昼夜节律是我们身体24小时的内循环,它受我们内置生物钟管理,是我们身体的组成部分,是人类经历了成千上万年进化后的产物。我们无法摆脱昼夜节律,就像无法改变太阳东升西落一样。

我们身体的生物钟,调节着我们身体多个内部系统,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激素分泌、体温、灵敏度、情绪和消化,使我们身体的运作与地球自转规律相一致。

遵守昼夜节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该睡的时候睡,该醒的时候醒。违背昼夜节律后果很严重,该睡的时候不睡觉,缺失的睡眠再也无法补回来,身体会受到疾病的惩罚。

违背昼夜节律,就像涨潮的时候捡贝壳,必然会受到潮水的严厉惩罚

2

8小时睡眠论带来睡眠焦虑

《睡眠革命》告诉我们:“8小时其实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时间,但不知何时起,它却成了普遍适用的推荐睡眠时间。然而一味追求8小时睡眠而产生的巨大压力,反而对我们的睡眠起着破坏性极强的反作用。”

对于睡眠我们要了解的是:

首先,每个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不一样的,每个个体之间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次,评估和衡量睡眠质量应该看睡了几个睡眠周期,执着于每晚睡了几个小时没什么意义。

第三,每晚睡8个小时的刚性安排其实是不切实际的。

每个人的睡眠时间如何确定?这就要了解你的睡眠类型。

睡眠类型分为早起、晚睡和中间型三种。它一部分是遗传的,一部分来自早期的养育环境。

早起型人能自然醒来,美美享用早餐,尽情欣赏美好的清晨。他们往往不需要闹铃,白天也不太会感到疲惫,晚上通常会早早上床休息。

晚睡型人喜欢熬夜和晚睡,早晨需要闹钟叫醒,白天需要睡一会,在不上班的日子,喜欢多睡一会。

在时间先后上,两者相差最多达到2小时左右。为了更好改善我们的睡眠,合理安排睡眠时间,我们需要了解自己和家人的睡眠类型。

了解了自己的睡眠类型和睡眠规律后,接下来作者提出了睡眠方案。

3

R90睡眠方案

《睡眠革命》主张用弹性的R90睡眠方案,替代8小时刚性睡眠论。

这个方案最大的特点是:以90分钟的睡眠周期为计算单位,把睡眠放到一周的时间里来评估,而不是某一天。

一个睡眠周期是90分钟,90分钟里,我们会经历非眼动睡眠、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几个睡眠阶段,这个过程就像下楼梯,我们下到越来越深的楼层,就是进入越来越深的睡眠。

刚开始的非眼动睡眠是意识模糊、朦朦胧胧的浅睡眠,听到一点动静可能就醒过来,还常常会觉得突然坠落或者滑了一跤而惊醒;

接着的眼动睡眠,是需要费劲才能把你吵醒的深睡眠,睡眠的生理修复功能大多出现在这个阶段完成;

最后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我们身体无法动荡,并且会做梦,这一阶段被认为有利于开发创造力。

睡完一个周期之后,我们会醒过来,再进入下一个睡眠周期,当然通常我们不会记得自己曾经醒来过。

所以90分钟就是我们计算睡眠时间的基本单元,我们不说我们睡了几个小时几分钟,而是说我们睡了多少个睡眠周期,充分的修复和睡眠,都是按周期走的。

那么如何给自己定制R90睡眠方案呢?

第一步,设定固定起床时间。

这是R90方案的定海神针,是唯一必须固定不变的设定。所以选择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应该是一件慎重的事,要务实,不要不切实际。

第二步,推算理想入睡时间。

根据固定起床时间,推算自己的入睡时间,再加上你入睡所需时间,就是你要上床睡觉的时间,所以我们需要探索自己所需的理想睡眠周期。

假设7:30起床,那么倒退5个睡眠周期,就是0:00睡觉,加上入睡时间,睡前准备大概就是23:30上床睡觉。

推算好入睡时间,睡眠在一个个周期内得到很好地休息。反之,睡眠规律被打乱,或入睡推迟,导致深度睡眠期被闹铃吵醒或被人叫醒,那就会大大增加起床气。嗯,后果就很严重了。

所以让自己的睡眠处在一个规律的环境中,符合生物钟的节奏,相信可以提高睡眠效率,恢复精力。

4

睡前睡后不可少

睡前仪式

根据睡眠方案推算出睡觉时间后,睡前就不要吃东西,大量喝水,光亮降低,轻微运动,整理房间,用正念冥想,把脑袋清空,才好平静地入睡。

睡后仪式

沐浴阳光,伸展肢体,补充水分和营养。

起床15分钟后再使用电子产品。

日间休息

午后13-15点是一个倦怠期,可以小憩30分钟

傍晚17-19点是一个修复期,可以眯眼休息一会

工作间隙都要活动一下,有意识的修整一下

5

反复实践最重要

每个人的睡眠千差万别,睡眠习惯也不尽相同,这本书提出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让我们可以思考,可以参考辅助调整我们的睡眠,让我们更加得到高效的休息,让我们的身体得以休养。

古人也在用四时的变化来调整睡眠,春秋季节讲究早起早睡,夏季晚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顺应自然规律,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

不断调整我们的睡眠方案,固定的时间起床,按照睡眠周期安排入睡时间,增加日间休息,适量运动、健康饮食。

顺应昼夜节律,该睡的时候睡,该起的时候起,不慌不忙,精精神神。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