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嘉宾现场发言记录整理而成)
尊敬的北外国际的领导、老师们,亲爱的朋友们:
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主旨题目是《引入外援,融通中外,彰显特色,办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今天咱们在这里的主题是国际化教育,那么为什么我的题目中用了一个“办一所令人尊敬的学校”,这是因为我觉得教育是充满尊敬的。无论是本土化教育还是国际化教育,都是教育本质所包含的内涵。我希望办一所为学生当下和未来负责的学校、对老师终身发展负责的学校,让我们的学校充满着教育的温度和尊敬。
下面我先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我们学校创办于年,为福州市政府“东扩南进”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是福州市教育局的一所直属的完全中学,办学初期,学校依托省一级达标中学——福州格致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办学,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年4月,学校开始独立办学,先后多次受到福建省政府及教育部门的表彰。
学校按照省一级达标中学标准建设,征地76亩,目前实用55亩,校园环境优美。学校现有教学班47个,在校生多人,教职工人,拥有正高级教师、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省市学科教学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工作室成员共32人。
学校坚持以创“优质初中、特色高中”为办学目标,办学成效日益显著,年中考荣获福州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优胜单位、初中教学质量效益奖和福州市唯一一所中考连续四年(年-年)进步单位的称号,年荣获福州市“高中文科教学效益进步奖”,同时,荣获高中会考通过率%先进单位。
作为福州市唯一一所以科技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的试点校,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取得卓越成效,获得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认可,被授予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活动联系学校、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示范校、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福建省卢嘉锡科技教育基金奖励等荣誉。年我校物理组郑健老师荣获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得中鸣科学专项奖。
外语特色,也是我们学校的主打项目,目前已经跟六七所国外学校成立了姐妹校。
教育业内人士最倾向于使用“增值”来评价一所优质学校的办学效果,而不是表面的升学数据!站在15年学校发展的风口,回望过去,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就是这么一所“增值”效益十分明显的学校。但学校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难度优胜于过往,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引进强大外援,特色办学,探究弯道超车的可行性。就在此时此刻,我们荣幸之至,得到了北外国际的大力支持,助力我们学校的发展。今年2月23日,当我从曹院长手中接过基地校的牌匾时,全场掌声持久不息,大家对北外国际整个团队充满着敬意和期待!我们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今天在这里要谈的是国际化学校办学治校的痛点和解决的方案。我们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才刚刚启动,谈不上有什么感受。我想就我在福州外国语学校工作的四年半经历,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想法。昨天一天咱们交流了很多的痛点和一些对策,我就不一一重复,仅就一些问题再阐述一下。
第一、师资缺乏,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流失率较大。据统计截至年底中国的国际学校已达所,到年就读国际学校的学生将达45余万,快速发展的国际学校形成对教授国际课程教师的巨大需求,但在我国对国际教师的培养尚处在起步阶段,还不能满足需求。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优质教师紧缺已成为目前许多国际学校的首要问题。
第二、师资缺乏国际化教育环境的培养过程。在国际化学校任教的老师,除了专业教学以外,还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对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领导力的培训。我们都讲寓德于教,国际化教学的课程也是这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需要我们的老师必须接受过国际化教育的培训,有过多元化文化的体验,而目前在我们本土培养起来的教师缺乏这些培训,那么也就无法将这些理念很好地传递给孩子们。
第三、教学环境的国际化。教学环境的国际化不仅是指英语语言的交流,而是内在的多元文化氛围及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学生批判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这个培养过程需要引进多元文化的元素才能促成这一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这就要求保持一定的来自于其它国家的国际学生的比例。如何吸引国际学生前来国际学校就读,保持国际学校的多元文化氛围也必将成为在本土国际学校未来发展中需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于对策昨天大家都说得非常的精彩,我也学到了很多,这里主要提炼了两点在这里分享,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第一、关于教师的培训和研训。对公办学校来说,因为工资待遇偏低等等问题,老师流失多。如何让老师有获得感和主人翁意识,除了我们自身打造优质品牌和国际化教育的品牌以外,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参加生涯规划师认证培训时,学了个理论叫做善用机缘论。我们可以成立一些北外国际同盟校,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分享共进。要培养适合咱们课程和学校发展的国际教育老师,还是需要有像北外国际这种国内专业权威性的高校来进行指导。我们可以做一些接地气的工作,
一、实施“教师影子工程”计划。我们可以把同一区域的国际化学校联合起来,互派骨干老师到国际教育品牌比较好的学校,跟班学习几个月,一起上课一起研讨,回来后再分享给本校的老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可以作为我们其他学校在某一个学科或者某一个课程领域中的领头雁,对其他老师进行再培训。这个教师影子工程在北外国际附校和基地之间就可以进行操作。
二、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咱们都是北外国际的附校或基地校,我们可以就一个教学法或一篇课文,不同老师同时开课,课后进行评述交流。我觉得甚至可以用现代信息手段,运用网络,线上直播,用这种方式把我们的距离缩短。建议就近的几所附校或者基地校能一起集备,做到线上集备。每个月北外国际的老师会对我们的授课老师进行一个听课评价,如果能这么踏踏实实的,有计划把北外国际课程体系的授课方法及理念落实好,就一定会出成效,北外国际品牌也会得到社会的认可,走得更远。
第二、本土化课程与国际化课程的有机整合。开设国际特色课程的公立校,有些学生不一定会留学国外,这些学生不仅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还要完成我们自己的国际特色课程。那么在总课时量不变的情况下,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课程的整合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我们要双轮驱动,我觉得不论是本土化教育,还是国际化教育,它的办学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思维和行为习惯。作为英语教学,我们的英语学科素养也是一样重要的。我们现在开设北外英语特色课,初中高中还有教育部部颁的英语课本、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我们把北外的整个教材与部颁的英语课本进行有机的整合,把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标准,有些考点有机地整合,这样我们北外课程班学生的英语程度肯定比中考或高考的要求高得多,学生中考或高考的成绩一定很优异的。我做过这种教材整合的尝试,效果很好。我当时从国外进修回来的时候,在一个很普通的城乡结合部学校从初一开始就国外原版教材与本土教材有机整合,到初三中考,我的班级的英语成绩分以上有25个(满分分),全班的英语平均分一直.5,满分的也有。那次的经历就说明课程体系的整合是可行的,而且是能够作为当地外语教学的领头雁的。
我认为作为国际化课程我们还要开设一些多元化的课程。如:生涯规划课,管乐团,橄榄球,水下机器人等等。我的梦想就是要让我们北外国际课程班的孩子走出去既代表着我们格致的形象,也有着我们北外国际的国际范。我们有的家长也问,北外国际班课程班会不会只抓外语教学,弱化了其他的学科?我肯定地告诉他们不会的。我们都知道领头雁的效益:大雁向南飞的时候,必须要有个领头雁来维持整个大雁队伍的飞行,确保能够按时准确飞到目的地。我觉得北外国际课程班就是我们学校的领头雁。除了外语学习,还会带动孩子们其他学科的进步的。因为我们所传授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能力、语言的学习技巧、思维,同时我们也培养了孩子学习的一种精气神、一种坚持、一种品格,一定是会带动其他学科进步的,同时也会带动整个学校学生的一种学习氛围。我建议能不能以北外国际教育品牌开展一些比赛,比如英语辩论赛等等,在活动过程中渗透学生各种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扩大影响,提升我们北外国际的品牌。以达到双赢驱动。
亲爱的朋友们,国际化教育的路很长,责任重大,走好不容易!只有心存信念,以大格局大视野为支撑,抱团取暖,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得以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说国际教育办学的痛点,我们痛并快乐着,对国际化办学我们充满着信心,我们也一直在路上。
谢谢大家!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北外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