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电影出现以来,体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题材。在50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以体育为主题的电影一共有4部,《洛奇》()、《烈火战车》()、《角斗士》()、《百万美元宝贝》()。
以下对体育元素的三个分类:体育活动、体育参与者和体育精神进行分析。
体育活动在电影中的特征分析
体育电影将体育活动的娱乐性和比赛带来的悬念感与电影结合,以与体育活动相关的故事情节作为题材,展现与体育相关的社会环境、人物生活、训练和比赛。电影中的体育活动有以下特征:
(一)体育活动的项目特点
1.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电影将主人公与体育相关的故事通过电影记录手法制作成影片,在欣赏运动的艺术性的同时,承载着人们对荣誉和尊严的捍卫、对现实和命运的抗争和对生命价值的追求等。
在默片时代喜剧性体育默片就在世界电影中大放异彩,一战之后有声体育电影迎来了高潮,数量和项目种类都有了质的飞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体育的普及,体育电影也得到蓬勃发展。
纵观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体育题材作品,几乎都选择了竞技项目,篮球、橄榄球、拳击、田径、花样滑冰等作为热门项目一直以来深受人们喜爱。在本文选取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中,四部电影的主题也全是竞技体育。
电影通过视听艺术故事时空压缩,将体育的竞技性、观赏性性、悬念感显现出来。竞技体育的不确定性让剧情高潮迭起,运动员的故事唤起观众的共感,体育精神极具感染力。
体育元素通过大屏幕的逼真呈现,抓住观众的思维和情绪,受到观众的喜爱,为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提供了传播平台。
2.以暴力美学为主导的体育活动
暴力是潜在人类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本能,人们为了发泄心中压抑已久的情感,需要合适的方式宣泄。
因此,拥有极强对抗性的暴力成为了艺术作品乐意和擅长去表现的内容,将此称之为“暴力美学”,电影以此为卖点,给观众强烈地视觉刺激,以此来取得更高的上座率。
结合历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体育电影,可以看到接触式的体育项目占据了获奖电影的大部分,如拳击、橄榄球、角斗和斗牛等,它们为宣泄暴力提供了一个仪式性的机会。拳击和橄榄球,这两项运动成为了最受偏爱的体育主题。
拳击运动出现的频次最多,《百万美元宝贝》和《洛奇》两部电影的主题也是拳击。美国人普遍酷爱的拳击运动,为搏斗中的勇猛热血而疯狂。拳击运动始于街头,为了保护自己捏紧拳头。
美式橄榄球从英式橄榄球发展而来,美国人用清楚明晰的规则保护自己,但保留了暴力征服,橄榄球比赛更像是群体战争,对领土的征服。
拳击和橄榄球运动展现的是人类最原始的野性,是生命的缩影,运动员有发达的肌肉、健美的体格和超人的意志。电影将体育的暴力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出来,此类电影深受大众喜爱的根源是美国文化中崇尚暴力的传统和征服的欲望。
(二)体育活动的表现形式
以体育元素为主题的电影在传统的电影分类中属于多种类型电影的交叉,观众能看到剧情片中的体育、喜剧片中的体育、家庭片中的体育,慢慢的影片形式上逐渐丰富起来,体育电影的表现形式逐渐多元化,出现体育传记电影、体育纪录电影和体育动画片等。
不同的电影形式对体育活动呈现的侧重点不一样,体育剧情电影在以体育为主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亲情、友情等的失去与收获。体育传记电影则是以真实事件改编的,真实感人,反映不同国家的体育、社会与文化概况。
体育动画电影以特殊的艺术手法诠释体育的魅力。体育电影主题也丰富起来,讲述专业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职业体育经理人的故事、普通体育爱好者的故事、学校体育社团等等,不同身份的体育参与者不同的故事通过电影讲述出来。
除上述特征之外,体育项目种类在电影中也发生着改变,年获奥斯卡奖的《玉女神驹》的主题是马术,年《江湖浪子》中出现台球,都是一些传统的运动项目。
而到近年出现了滑板、赛车、攀岩等一些非传统的运动项目,并且大部分体育电影的主题都是竞技体育,逐渐出现了以大众体育活动为主题的电影。
随着时代的变化,体育和体育文化不断地发展进步,唯一不变的是,体育与电影先天的契合性让体育作为喜闻乐见的电影主题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散发着勃勃生机。
体育参与者在电影中的特征分析
(一)以成长经历作为故事脉络
体育电影大多以讲述主角的个人成长经历作为故事的主线剧情。麦琪是一个普通的餐厅服务生,梦想着成为拳击世界冠军。
《烈火战车》中两位优秀的青年人,为了各自的信仰向着奥运金牌而努力。洛奇是俱乐部里的三流拳击手,平日靠替高利贷讨债来维持生计。面对没有人看好的比赛,他积极迎战,刻苦训练。三部电影讲述了四个人的个人奋斗故事。
相似的低起点,同样曲折的故事发展,到最后实现各自理想的结尾,这三个故事的核心价值观各有不同,但在剧情发展上欲扬先抑,在逻辑上暗合,采用了相同的叙事方法,来展开主角的个人故事。
创作者采用这种方式,通过让观众观察主角的成长过程,来使观众能更加带入到主角自身,创作者的创作意图能更自然的向观众灌输而不显生硬刻板;
通过展示主角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歧视和痛苦,给观众带来更深层次的共情,让观众更投入到给主角的呐喊中去。综合展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主角在遇到后来的成功时,能更自然更符合观众的期望。
(二)多塑造励志、鼓舞人心的人物形象
四部电影,五个角色,不同的年代、性别、民族,他们直面内心的恐惧,不畏现实的压力,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换来荣誉和尊重。
麦琪对拳击有超乎想象的热爱,她犹如灿烂烟火,用尽力气只求刹那辉煌,不惜代价追求生命的终极价值;洛奇在与世界冠军的比赛中,一次次被击倒又坚强地站起来,他的毅力让他收获了对手和观众的尊敬,同时他也收获了自信和爱情;
马克西姆斯,被剥夺一切荣誉、身份甚至失去妻儿的他在泥潭中在生命受到威胁中适应环境并给予加害他的人有力地一击,夺回自己的光荣;亚伯拉罕希望通过在奥运会获得奖牌来获得尊严,里德尔渴望用胜利来证明神圣的宗教信仰,沙滩上一群为了梦想努力的青年,始终热血,始终向前。
电影是很好的媒介,用剪辑的手法将追梦的过程遇到的困难、残酷的现实、刻苦训练、收获与归宿浓缩在短短的两小时内。观众能从体育参与者身上看到了在追梦路上的自己,被他们的故事所激励,内心得到了鼓舞与慰藉。
(三)存在不同性别体育参与者的人物设计倾向
奥斯卡作品中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分别拥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特征、热门职业等。在以体育元素为主题的电影中,性别上的差别也同样存在。
在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中,男性作为主角的电影占据了电影总数的绝大多数。而在四部影片中,《百万美元宝贝》是唯一的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体育电影。
《洛奇》中洛奇的女朋友、《烈火战车》中亚伯拉罕的妹妹、《角斗士》中马克西姆斯的妻子和老皇帝的女儿。她们不参与体育运动,与众多体育电影中女性角色一样,大多以男性体育参与者的母亲、恋人等形象出现,作为男性背后的支持者,为男性给予精神上、生活上的鼓励等。
年第一部以女性体育参与者为主角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玉女神驹》,电影中女主角威薇女扮男装参加马术比赛。在比赛当天夺魁却在冲过终点后坠马,被识破女儿身,导致成绩被取消。
到《百万美元宝贝》(年)、《我,花样女王》(年)、《女孩的战地滑板课》(年),女性成为了电影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角。此外,女性体育电影中除了体育之外,家庭、女性形象、女权等相关话题也会被重点讨论。
体育主题电影中的主人公有血有肉、有个性、重感情,电影聚焦于他们的个人成长,记录着不同时期、阶级、民族的体育人的社会生活和面临的问题记录下来。
美式体育电影具有“个人英雄主义”特色,更多地聚焦于个人努力,展现他们的健美的身体、坚强的意志。随着时代的变化,女性成为了电影的主角,相较于男性主角体育电影,电影也会讨论除体育外的各种女性问题。
这些电影也不免出现一些套路化、公式化的故事模块,但大多数电影都在围绕着主角在痛苦中成长,不畏困难勇敢拼搏,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体育精神在电影中的特征分析
体育精神处于体育文化的核心层,对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孕育着不同的体育精神,在时间的长河中形成、发展与完善。
奥斯卡奖是基于票房的,表现在美国社会大众的市场需求,四部体育电影中两部美国电影,一部为英国和美国合拍电影和一部英国电影,电影所表现的精神也是符合大众审美与精神需求的。
(一)注重自身价值,守护尊严的人本精神
人们为了获得体育比赛的冠军,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不畏困难与挑战,通过自己的天赋的后天的努力赢得荣誉与尊严。
《百万美元宝贝》中坚毅的麦琪,31岁一无所有,她在拳击里看到了她生存的价值。麦琪在教练的指导下技术突飞猛进,开始参加比赛。通过努力,获得一次次比赛的胜利,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但电影的情节的设计很巧妙,在观众以为麦琪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世界冠军的那一刻,剧情急转直下,麦琪惨遭黑手,脊椎断裂、高位瘫痪。
在观众为她惋惜的时候,麦琪却在挫折中变得强大,拳击让她拥有独立人格和独特价值,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短暂却很耀眼。
拳击是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的运动,是勇敢者的运动,另一部拳击电影《洛奇》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励志电影,在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后,到年42年间衍生了八部“洛奇”系列电影。
一贫如洗的落魄拳击手洛奇30岁了获得一次与拳王阿波罗的对决。他认为只要能和世界冠军打15个回合而不被击倒,那就是他的胜利。他为了证明自己抓紧时间刻苦练习。比赛那天他即使被打倒无数次,还是咬牙坚持沉着面对,即使赢不了,也要输得光荣。
最后洛奇虽然输掉了比赛,但获得了对手和观众的尊重和赞扬。每个观影者都能在洛奇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受到洛奇的精神鼓舞。电影中主角对自身价值的无限追求与对尊严的守护,是人本精神的展现,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
(二)顽强拼搏、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
体育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主要包括:顽强抗争、挑战征服、刚毅执着等。英雄电影中主人公往往要一个人去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经历重重磨难后获得最终的胜利。
体育电影中的主角往往也会顺着这样的故事线进行塑造,在奥斯卡最佳影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角斗士》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诗电影,带给观众一场视觉盛宴。体育主题是古老的遍布于世界各地的运动——角斗。
影片中的故事背景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奴隶、自由人或是战俘经过专门训练进行角斗,博得观众的喝彩。角斗士只能杀死对手才能活下去,是一项血腥残暴的运动,类似于拳击和摔跤,但比拳击和摔跤更为野蛮、暴力甚至是杀戮。
西方文化的一种表型形式就是暴力,马克西姆斯身上的枷锁就像是人们精神上的锁链,西方人骨子里的狂暴粗放的个性让他们为了挣脱枷锁不惜毁灭自己。
电影将马克西姆斯对个人尊严的捍卫、对命运的不屈不挠,赋予一种伸张正义、匡扶良善的悲壮感,马克西姆斯有着一种原始生存意志驱使下的力量崇拜与胜利渴望,悲怆与壮烈之中给人一种鼓舞人心、永不屈服的力量。
角斗场是罗马精神的完美写照,是恢弘与荣誉,血腥与杀戮,自由与奴役的结合。他们追求的正是生命的悲剧意识所显示的美和酷烈,胜利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失败的战士永远是他们永恒的英雄。
(三)公平竞争、永不言弃的奥林匹克精神
《烈火战车》开场一群在沙滩上奔跑的青年人成为了经典片段,体育赋予了生命动力,青年人脸上的笑容是奔跑带来的欢愉。
奥林匹克在最初诞生的时候强调忘记身份,彼此平等的精神让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在奥运会的赛道上,将运动技术与技能之外的一切抛开,公平竞争冠军的荣誉。影片是由真实事件改编,影片两位主人公是英国短跑运动员,他们各自刻苦训练梦想在年巴黎奥运会上赢得奖牌。
电影中因为两位主角有着不同的信念,亚伯拉罕试图用短跑改变被他人轻视的命运,里德尔动力来自于宗教信仰,他在跑步中感受到了上帝。
但他们平凡却不普通,失败却不轻言放弃,展现着永不气馁、勇敢追梦、不畏艰难的体育精神。亚伯拉罕和里德尔为了赢得金牌实现梦想,他们克服心里的恐惧和外界的压力,带着强大的信念执着追梦。
精神力量能够激发出我们所不知道的潜能。看似是运动员高强度专业化的训练获得的胜利,其实影片是向我们诠释了人精神的胜利,不屈于命运,拼搏进取,只要相信并努力去做,就能成功。
体育为主题的电影所要表达的核心就是不畏各种困难险阻的决心和超越自我的勇气的体育精神。这4部体育电影集中展现了注重自身价值,守护尊严的人本精神、顽强拼搏、无所畏惧的英雄主义精神和公平竞争、永不言弃的奥林匹克精神。
体育是很好的媒介,可以将生活中追逐的梦想、遇到的困难、残酷的竞争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都是小人物,但是他们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都表现出为了自尊、荣誉,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他们的经历、表现出来的精神勉励着每个观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