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倒计时200天余杭迎亚运活

3月的杭州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今日,杭州亚运会迎来天倒计时。连日来,杭州余杭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展现支持亚运、参与亚运、服务亚运的热情。全民健身日体育嘉年华、余杭区首届篮球公开赛、迎亚运天倒计时跑山赛……亚运会来临之际,余杭正全民掀起运动浪潮,一起动起来、“热”起来。余杭供图“从娃娃抓起”,亚运项目英式橄榄球进校园余杭区是年杭州亚运会7人制英式橄榄球预赛和决赛的唯一举办地。3月4日,英式橄榄球进校园启动仪式在余杭举行。借助亚运契机,余杭将英式橄榄球这个新兴小众的体育项目引入校园,率先在5个试点学校进驻英式橄榄球专业教练员,通过统筹资源、免费培训、赛事联办,让青少年学生亲身体会橄榄球运动魅力所在,切实感受到人人都是东道主、全民健身迎亚运的火热氛围。本次活动选取了余杭区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闲林中心小学、太炎小学、杭州绿城育华翡翠城学校小学部和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5所学校进行先行先试,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开展橄榄球课程和组建橄榄球队伍,并参与到区、市乃至全国橄榄球比赛。目前余杭还积极申办第一个全国性橄榄球赛事,并且有望在今年落户余杭。当天上午,杭州绿城育华翡翠城学校小学部和英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两支橄榄球队伍进行了一场欢乐的交流赛。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小学和初中段的学生,更提倡触摸式橄榄球这种形式,保有趣味性的同时也更容易上手、更安全。学生们在这个项目的体验和运动中,获得了快乐,也更感受到团队精神与亚运魅力。在家门口的亚运观赛空间,亲子迎亚运还有天,精彩纷呈的亚运会就要燃情上演,对于市民来说,最期待的莫过于在家门口近距离观赏高水平赛事,为运动健儿们呐喊助威。位于余杭区闲林街道的闲林埠老街,自正式运营后就迅速成为城西新的“网红打卡地”。老街内有一块大草坪,长米,宽米,每天吸引近万名居民、游客前来游玩,是天然的亚运观赛场地。家门口就有亚运观赛场地,对于闲林街道的居民来说是一大幸福事儿。街道也利用观赛空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这个周末,当地就热热闹闹地办起了亲子运动会,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体育锻炼的乐趣。拉弓搭箭、转呼啦圈、“足球绕杆”和“投掷沙包”等项目也受到大家的青睐。作为余杭区唯一一个亚运观赛空间所在地,接下来,闲林街道计划增设和美化绿植面积约4.5万平方米,在全域范围内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造“席地而坐、杯水不溢、水墨淡彩、满城飘香”的城市环境。闲林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徐东表示,“后续计划每月开展亚运相关的系列活动,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热情,迎接亚运盛会的到来。”“女神”迎亚运,当倒计时天与“3.8”碰撞火花这个周末,在闲林街道亚运观赛空间火热开启的还有迎亚运倒计时天暨“玫瑰献女神”欢乐跑活动,现场有70名闲林跑团成员参与本次活动。闲林跑团成员王晓红说:“随着春天的脚步动起来的感觉特别好!希望我们的快乐能感染更多人,也带动更多女性参与运动!”今年,市民们迎来亚运会倒计时天的同时,也迎来了三八妇女节这一节庆日,余杭多地将两个主题结合起来举办活动,让两者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近日,余杭街道云轩社区就推出了“巾帼迎亚运”系列活动。云轩社区居民钱小萍是一位从业四十余载的手艺人,自年学习草编至今,不断探索、推陈出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草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她一边潜心创作草编作品、一边教授更多人草编技艺。近段时间,她制作出“三潭印月”“宸宸”等作品,迎接杭州亚运会的到来。活动现场,社区还为优秀巾帼志愿者颁奖,并将暖心的春日祝福挂在树梢,共唱亚运之歌,预祝杭州亚运会圆满成功。暖心志愿服务,全程聚力护航亚运对于志愿者来说,以主人翁姿态做好东道主,参与亚运、服务亚运则是千载难逢的契机。在杭州师范大学亚运会赛会志愿者补充招募面试中,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的学生葛洪涛怀着万分期待:“我希望自己能发挥外语优势,为亚运会出一份力。”作为全省唯一承担排球和橄榄球两项赛事的高校,杭师大将选派余人参与到杭州亚运会赛事保障服务中。“亚运会火炬的设计理念源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良渚文化。”在良渚博物院,志愿者郑晓艳正在向游客们介绍亚运火炬的“良渚螺旋纹”。“亚运会是一个展示良渚、宣传良渚的契机,希望我们的讲解能让运动员和游客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良渚文化。”郑晓艳表示,在即将到来的亚运会中,她会努力做好良渚文化推介者这一角色。而在倒计时天这一关键节点,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玉忠突击队”也开展应急保障演练,护航亚运。演练现场,路灯(牌)检修、人行道破损砖块更换、下水道清淤、内涝积水抽排、皮划艇救援……多个项目有序进行,队员们或“上天入地”规范行动,或精准操作数字化设备,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内涝积水抽排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杭州夏秋之际降雨量大,容易造成城市内涝,是亚运会期间主要面对的挑战。”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市政绿化设施运行保障中心工作人员陈玉忠说。据了解,突击队通过数字化平台和日常人工巡查,发现情况后30分钟内抵达现场,运用大型排水车、排涝机器人等在3小时内完成处置。除此之外,余杭城管还开展多项城市运行保障演练,力求“全覆盖”“零失误”,全程聚力,护航亚运。新民晚报记者吕倩雯通讯员徐颖谭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