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京奥运赛场,中国女子橄榄球队以29:0击败日本队晋级八强,夺得第七名。这不仅是中国队在橄榄球史上取得的最好成绩,同时也创下亚洲女子橄榄球队在奥运赛场的最高排名。
这是中国女子七人制橄榄球队首次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其中来自上海体育学院的谷瑶瑶和刘潇倩在赛场上表现出色,绽放出自信与拼搏的最美模样。
目前,培养出这两位运动员的上海女子橄榄球队正在进行夏训。上海夏日的三伏天可以用酷热来形容,但在上海体育学院徐汇校区的操场上,几十名男女橄榄球队队员坚持每天的训练,他们不惧天气炎热,反复练习基础动作、模拟实战攻防技术。
训练间隙,场边休息的运动员人手一个大水瓶,脸上晒化的防晒霜与汗水混杂在一起。爱美的女孩子用纸轻柔地擦掉汗滴。“每天只有训练、睡觉、吃饭,大家都在相互比着练、拼着练,回到寝室躺在床上一闭眼就能睡着。”运动员郑文燕说。
上海女子橄榄球队成立于年,目前球队里有28名女队员,队员年龄层分布在16-26岁之间。
“橄榄球是一项风雨无阻的运动,只要不打雷都可以进行,平时的训练和备战都会结合这个项目的特点来准备,少不了枯燥和艰辛。今年夏训最大的目标是以老带新,让国家队的几名队员把先进理念带回球队。”上海橄榄球队主教练徐辉告诉记者。
在这支20多人的女子橄榄球队伍中,“00”后队员占了绝大多数。常年日晒雨淋,姑娘们皮肤黝黑,拉上袖子、提高裤腿,都能看出皮肤的黑白分明。
说到上海橄榄球队的队员特点,徐辉教练说:“大家的刻板印象里橄榄球是一项很激烈的运动,其实身体条件只是其中一部分,球队越来越多地要求队员用脑思考比赛,比赛中需要的是技术和技巧的熟练,而不是用蛮劲儿。现在很多队员不仅重视比赛成绩,还把考上研究生、拿到教师资格证、练习英语口语当作目标,并逐一实现。”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和上海体育学院在橄榄球等项目上开展合作,整合资源、合作共建上海市高水平运动队。体教融合带给橄榄球运动的远远不只是输送渠道上的创新。在徐辉教练看来,比起早期的运动员培养模式,高校与体育主管部门的合作,能帮助运动员走得更远,眼界更开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