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再过几天就到了一年一度的3月。虽然在国内3月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月份概念,但大家有所不知,在美国体育界,3月却是狂欢的代名词。为啥?这一切还得从NCAA开始说起。
NCAA(NationalCollegiateAthleticAssociation),全美大学体育协会,是由一千多所美国和加拿大大学院校所参与结盟的一个体育运动协会。这些院校分成三个等级(DivisionI、DivisionIIIII)数十个联盟,进行橄榄球、篮球、棒球等球类联赛以及田径、体操、摔跤等其他项目比赛,是美国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余最重要的盛会之一。
由于篮球项目的全国锦标赛在每年的3月举行,所以“疯狂三月”(MarchMadness)也常用于来特指NCAADivisionI级别男子篮球全国锦标赛。赛事初创时,参加锦标赛的球队只有8所,到年,这个数字增加到68所,正式形成了目前的锦标赛格局。
按照惯例,来自DivisionI级别的32个分区联盟头名球队将会自动获得晋级“疯狂三月”的名额,还有28个参赛名额将由评选委员会根据当赛季球队战绩、联盟强弱、赛程强弱等因素决定归属,剩下的8支球队则需要通过比赛角逐最后的4个名额。最终,评选委员会会在三月中旬的一个周日,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公布最终的对阵安排,“疯狂三月”一触即发。
“疯狂三月”如此让人着迷的原因之一在于比赛的激烈程度和不确定性。在比赛对阵安排上,所有获得比赛名额的64支球队将会被分成4组,每组按照常规赛表现由评委委员会评出第1至16号种子球队。每组内第1号种子vs第16号种子,2号种子vs15号种子,以此类推……
理想情况下实力较强的球队占得先机,但一场定胜负的比赛规则,winorgohome,谁也不敢掉以轻心。所以,参赛球队都会拿出12分精神对待每一场较量,比赛的激烈程度丝毫可想而知。即使如此,以弱克强的剧情也经常在赛场上上演,比如年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分校首轮战胜头号种子弗吉尼亚大学,成为了NCAA历史上首个在首轮击败头号种子的16号种子球队。还有去年的圣彼得学院,作为东区15号种子一路逆袭,成为史上第一支挺进8强的15号种子。
激烈而又充满悬念的比赛每年都能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流量,据美国SportsProMedia报道,年“疯狂三月”赛事的场均观看人数破千万,而其中男子决赛的收视人数达到万,创历史新高。对学生个人来说,能站上“疯狂三月”的舞台,也足够疯狂。如果学生能力足够,完全可以在比赛结束后提前结束大学投入NBA选秀,就算无缘NBA,也可以在大学篮坛书写别样的生涯。
要知道能在“疯狂三月”打的上球的可不是一般人,高中时期的明星球员各大名校offer拿到手软,不出名的球员拿到两三所大学offer也是很正常的。比如现今NBA灰熊队的大当家莫兰特,高中时期只是籍籍无名“0”星高中生,也拿到了两所大学的offer。
每年参加“疯狂三月”的球员,无一例外,都是各大学校的学生运动员!在美国,学生运动员是学生申请大学的上升通道之一。和普通申请不一样的是,学生运动员需要在学校认可的运动项目上具有非常出色的运动水平,同时学生成绩需要达到学校要求的最低标准。
一般来说,美国大学会为学生运动员预留录取名额,数量为总人数的20%左右。如果高校是以体育为重点的学校,则这一比例会可能更高。同时,在录取率上,学生运动员也相对较高。比如哈佛大学的整体录取率只有5%,但学生运动员却占本科生人数的15%,是普通录取率的3倍;普林斯顿大学整体录取率只有7%,但学生运动员却占学生总数的20%。此外,如果学生在运动上拥有足够的实力,学校不仅会在学业成绩上降低要求,还会给予学生其他优待,比如全额奖学金,自由选择专业、专业的训练场地等;在学习上,学校也会安排辅导老师针对性辅导,确保学生成绩达标能够正常参加比赛;甚至在校园地位上,学生运动员也是最受欢迎的几类人群之一。
较高的录取率、丰富的优待项目以及备受欢迎的校园地位也让许多学生开始把学生运动员当成名校的“敲门砖”。
看了学生运动员的故事才知道,留学居然还可以这么“玩”。想要精准直击名校喜好,抓住时下最好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