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气是很难说清楚的东西,有时候也许你根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傻子也可以有勇气,但荣誉才是你做人做事的真正动力。”
电影《弱点》上映于年,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励志电影。讲述了一个只有六岁智商的黑人男孩,每天捡拾垃圾为生,直到被安妮一家收养,从无家可归到成为橄榄球超级巨星的感人故事。
一辆破旧的轿车穿过贫民窟,来到一片景色优美的富人区,窗外的景色深深的吸引着麦克。长这么大他从未见过如此漂亮的房子。这辆车停在了一所私立高中学校门口,朋友的父亲找到了学校的橄榄球教练,希望他可以收下自己颇有运动天赋的儿子,同时也能收下这个无家可归的大块头,大家都叫他大麦克。
从朋友父亲的口中我们得知,麦克的父亲早在他出生前就离开,而母亲又是一个瘾君子,无家可归的麦克借住在朋友家里的沙发上。此时无聊的麦克正和朋友在操场上玩着篮球,运球转身扣篮,一套动作行云流水。教练被这个大块头震惊了,没想到他竟有着如此灵活的身体,高大的身型加上极高的运动天赋,这绝对是个打橄榄球的好手,教练当即决定会向学校请示收下这两个孩子。麦克虽有着异于常人的运动天赋,可他之前的资料很少,甚至连麦克现在的实际年纪都不知道。他的智商只有80,之前的学分也只有0.6。教练不想错过这个打橄榄球的好苗子,一再的坚持下,麦克有了入学的机会。
第一天上课,麦克依旧穿着那件洗的发白的短袖和一双早已破烂的球鞋,在同学和老师诧异的目光中走进了教室,他们着实被这个大个子黑人吓到了。这节课老师要给学生做一个开学测试,下课后,同学们纷纷交卷离开,只有麦克紧张的坐在位置上。老师关心的走了过去,看到麦克的试卷一个字没写,只在试卷的后面画了一副简笔画。
之后的学习生活并不顺利,麦克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更糟糕的是,他周围全是白人同学,没人愿意和他这个贫穷的黑人做朋友,内心的孤独远比听不懂课难受,生活就这样继续着。
一天深夜麦克被一阵争吵声吵醒,朋友的母亲向丈夫抱怨麦克快把家里吃穷了,应该把他撵走,麦克听到后知道自己又该离开了。无家可归的麦克每天最喜欢的事就是来学校球馆看球,因为在球赛结束后,他可以在观众席上捡到很多没有吃完的爆米花,这是他唯一的食物来源。
放学后他需要给自己找个可以过夜的地方,毕竟现在已是深秋时分。麦克来到公交站,数了数兜里仅有的几枚硬币后上了车,他担心连坐公交车的钱都不够。他来到一间公共洗衣房,这里不仅可以免费洗衣服,更重要的是自己可以在这里的椅子上免费过夜,比起外面,这里起码不用挨冻。
秋末的天气总是很冷,淅淅沥沥的雨裹挟着风让这天气更加糟糕。这天放学,麦克仍穿着那件洗的发白的短袖走在路上,此刻的他,无奈只能冒着雨前进,他得尽快给自己找个地方,这一幕恰好被经过的同学一家看到,他们总是在体育馆看到这个大个子,今天在这里又碰到了。肖恩主动上前打了招呼,得知麦克要去体育馆,简单聊了几句后便走开了。
善良的安妮不忍心让女儿的同学深夜受冻,让丈夫掉头追上了麦克。当晚安妮把麦克带回了家里的别墅,把他安顿在楼下客厅的沙发上便上了楼,晚上安妮和丈夫还在担心,这个大个子会不会偷走家里的东西。第二天一早,安妮忐忑地下了楼,她想看看家里少了哪些东西,并嘱咐丈夫如果听到她的大叫声就报警。另安妮想不到的是,麦克已经离开了,家里非但什么都没丢,麦克还把被子整齐的叠放在了沙发上。也许是出于揣测他人的愧疚,安妮连忙追上了刚刚离开不久的麦克,再次把他带回了家。从此麦克被安妮一家收留了下来,他终于有了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再也不用为每天在哪里过夜而发愁。
感恩节这天安妮一家吃着美味的食物窝在沙发上看着球赛,麦克小心翼翼的乘了一点点东西,独自坐在角落的桌子上慢慢地吃着。他不敢上前担心自己被嫌弃。安妮注意到了角落里的麦克,思索片刻后,当即关掉了电视,招呼一家人到桌子前好好吃饭。吃饭前,安妮组织一家人祷告,女儿柯林斯主动伸出了手,一家人手牵手拉成一个圈。虔诚的祷告完成后,大家围绕在桌前一边谈论着过去、一边享受着美味的感恩节大餐。安妮明白,可怜的麦克还没有完全融入到这个家里,他需要更多的关爱·。
细心的安妮发现麦克总是穿着同一身衣服,要带麦克出去买几身。麦克说自己衣服在家里,他们驱车来到了麦克之前居住的地方。这里位于安妮居住城市的另一头,是一处贫民窟,周围满是黑人。他们好奇的打量着这个稀奇的来客,很少会有白人到这里来。
安妮正准备下车,麦克一把抓住了车门,他担心安妮出去会遇到麻烦,嘱咐安妮在车里待着。麦克独自来到家门前,发现家里的房子已经被银行收回了,母亲也不知去向,难过的他偷偷坐在墙角哭了很久。没有拿到衣服的麦克回到车里,只是谎称母亲没在家。
在麦克的带领下,安妮他们来到了附近的一家普通的衣服店。这里的衣服虽然不太符合安妮的品味,但还是主动帮麦克挑了几件。麦克自己挑了一件普通的短袖,对他来说这已经很满足了。
安妮渐渐被这个内心善良的大块头感动,她有了想收养麦克的想法。安妮发现关于麦克的资料很少,不知道具体出生日期,甚至连麦克这个人都查不到,唯一能知道的是麦克虽然学习能力比较差,但是保护意识很强。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这个孩子,安妮找到了麦克的母亲。
麦克母亲告诉安妮,因自己吸毒麦克在很小时就被州政府强行从自己身边带走。这么多年麦克辗转被十多个家庭收养,但没有人能给这孩子真正的温暖。麦克总是晚上偷偷跑出来,来到母亲身边照顾她。每每谈起麦克不幸的过去,麦克的母亲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啊。安妮一家和麦克围坐在桌前,一家人也正式邀请麦克加入他们这个大家庭。
安妮为麦克单独准备了一个房间,特意为他定制了一张床,他也告别了睡沙发的日子。麦克说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有过床。安妮听到这里一时难受的说不出话,独自躲到书房偷偷流眼泪。原来我们的习以为常,却是他人的梦寐以求。
安妮把麦克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带孩子们吃西餐,晚上一起给儿子和麦克读童话故事,圣诞节把麦克拉来一起拍全家福,流浪了那么多年的麦克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家,有了关心呵护他的家人。
学校里麦克也在各科老师的关照下进步很快。安妮的朋友们得知安妮收留了一个黑人男孩,有祝福也有担心。有朋友认为安妮改变了这个男孩的一生,而安妮却觉得是麦克改变了她。还有朋友劝安妮要小心这个大块头男孩,毕竟家里还有一个女儿,安妮被朋友的评头品足惹怒愤然离开。她们根本不了解麦克,不是所有的黑人都像她们想象的那样。
安妮担心女儿会被外面关于她和麦克的闲言碎语困扰,晚上特意找到女儿问她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女儿已经把麦克当作大哥哥来看待,压根不在乎别人的说法。一天麦克来到图书馆写作业,刚好妹妹柯林斯和同学也在。麦克担心大家会说闲话,没有敢上前和妹妹坐在一起。柯林斯看到坐在一张空桌子上的麦克,不顾同学的劝阻,主动拿着书和麦克坐在了同一张桌子上。
麦克迎来了在这个家里的第一个生日,安妮和丈夫送了一台皮卡车作为麦克的生日礼物,麦克有了一生中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开心的麦克带着弟弟小肖出去兜风,两人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手舞足蹈,没有注意到路边横穿过来的车子,直直地撞了上去。在撞击的瞬间,麦克一手挡在了小肖的身前。
安妮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现场一片混乱,还好小肖没出什么事。麦克此时坐在地上痛苦得抱着头,嘴里不停的说着抱歉。安妮来到麦克身边安慰他,发现他胳膊受伤严重,想起刚才医生关于小肖坐在前排却没有被弹出的气囊炸伤的困惑,瞬间明白是麦克保护了小肖。
麦克加入了学校的橄榄球队,可从没有打过橄榄球的麦克一点不懂橄榄球的规则,他不是站在原地不动,就是扛起对手就跑,无论教练怎么告诉麦克麦克就是记不住规则,教练被这个傻大个儿气的原地大跳。一旁的安妮受不了教练对自己的儿子大喊大叫,当即走到麦克面前,亲自给麦克讲解橄榄球的规则。为了能够让麦克更快的学习橄榄球,小肖这个小大人儿自告奋勇给麦克当起了私人教练,从体能到战术,逐一进行特训。
很快高中橄榄球联赛开始了,麦克也迎来了他的第一场比赛。麦克承担着保护球队四号位的重担,却迟迟进入不了状态接连失误,两方比分持续拉大,对手也对他频频挑衅。在其中一个回合中,麦克抢救球时摔倒,对手上来故意用脚踢向麦克的脑袋,裁判不仅对此置之不理,还判了麦克队伍的犯规,这下可彻底惹怒了教练,教练当即要和裁动手,誓要保护好自己的球员。麦克听到急忙上前抱住教练,安慰教练没事,一切还有我。麦克被教练刚刚的举动唤醒,这个大块头开始主导这场比赛,最后赢得了胜利。
小肖把麦克比赛时的录像,刻成了一个个的光碟邮寄给了多所大学,各个大学都向这个大块头抛来了橄榄枝。但现实情况却是,麦克如果想要有进入大学的机会,学分必须要达到2.5,他现在只有1.76还差很远。为了麦克的学分能够尽快达标,安妮为此特意找来了私人教师,单独给麦克补课。
接下来的日子麦克除了上课就是接待来自各个高校教练的游说,每个学校都不想放弃这个橄榄球天才。小肖作为麦克的私人"教练",也参与到与各方教练的谈判中。经过多轮对比,田纳西大学和密西西比大学两所学校最为合适,安妮和丈夫,包括私教老师都是密西西比大学的校友,他们都希望麦克可以效忠母校,麦克也选择了密西西比大学。
麦克在私教老师的指导下进步飞快,除了作文其他成绩都达到了要求。他的作文需要达到B才行,可他现在才是D。麦克在年底的作文选题上犯了难,他不知道该写什么,肖恩听到后,给麦克讲了《双城记》的故事,麦克被故事深深感动,以此为题完成了他的结业作文顺利毕业。
正当麦克和家人为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做着规划时,大学体育协会执法助理主任找到麦克,主任告诉麦克,安妮一家之所以收养麦克是为了给自己的母校提供人才,不然为什么极力引导麦克选择他们的母校呢?天真的麦克信以为真,不顾安妮的解释离开了这个家。安妮在麦克离开后很是后悔当时没有拦住他,各处寻找麦克。
麦克又回到了他曾经生活的贫民窟,当晚一群朋友邀请麦克去家里开派对。领头的小哥总是拿麦克和安妮一家开玩笑,一向温柔的麦克当场发了飙,他不允许有人说安妮一家,他潜意识里早已把他们当成了一家人。那晚过后麦克主动联系了安妮,他们在一家餐厅门前交了心。安妮向麦克道歉,没有真正问过他到底喜不喜欢橄榄球,他应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
麦克还是选择了密西西比大学,因为他的家人都曾在这里读书。开学那天一家人都来到大学里给麦克送行,安妮依旧不停嘱咐着麦克,生怕他自己过不好,字里行间满满的母爱。临走安妮独自跑进车里,麦克上前,给了安妮一个大大的拥抱。电影结尾播报了一则新闻,麦克曾经生活的村子里发生了黑帮械斗,他的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械斗中死亡,年仅21岁,曾和麦克一样有着超常的运动天赋。
这是一部上映于年的运动题材的励志电影。环形结构的叙述方式使得电影开头与结尾相呼应,得以将整段故事完整地串联起来。而作为励志题材的电影,全片没有那么多催泪虐心的镜头,只是用平铺直叙的讲述方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黑人男孩,被一个白人妈妈收养,成为一名优秀的橄榄球运动员的故事。正是在这种十分平淡的叙述里,我们看到了影片宣扬的善良和正义。
整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电影结尾的那则新闻。和麦克一样有着超强运动天赋的朋友,却有着和麦克截然不同的命运。麦克的一生是不幸的从小被人强行从母亲身边带走,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麦克又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安妮一家,从此有了可以栖息的港湾,有了可以展现自己天赋的机会。
任何天赋的展现,哪个不是建立在生存的基础上?如果麦克没有遇到安妮,他只会在之前的生活轨迹中继续挣扎着,靠着捡别人扔下的爆米花果腹,那时的他纵然有万般天赋又如何。
一起在贫民窟长大的伙伴,同样有着优秀的运动天赋,最终也没能逃脱那与生俱来的牢笼。糟糕的原生环境,贫穷的物质生活,一贫如洗的精神世界。他们的未来基本可以一眼看到底,他们在贫困暴力毒品倾轧中出生长大,在饥寒交迫中艰难求得生存。哪有什么人人平等,只不过有人比他们幸运些罢了。
在一帧帧画面里领略不同风景,在一段段光影中品味百态人生。我是骆驼,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