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校园情圣被名字耽误的电影南大信

《校园情圣》是伍思薇导演继《面子》(被称为“女版《喜宴》”)后时隔16年向大众交出的第二部作品。电影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名为斯阔米什(SQUAHMISH)的美国小镇上,主角EllieChu(莉娅·刘易斯饰)和她爸爸(邹兆龙饰)小镇上显眼的亚裔居民,Ellie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独来独往,直到某天学校橄榄球队运动员Paul(丹尼尔·迪默饰)因为让Ellie向Aster(丹尼尔·迪默饰)代写情书而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但没想到的是,Ellie发现自己竟然也对Aster产生了好感。

千万别被“狗血”名字翻译和“狗血”的爱情线所欺骗,快去看!

之所以要强调这部电影不是一部“狗血”影片,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演

伍思薇:原微软的计算机工程师、一个半路出家的电影导演、出道十几年来只有两部作品。一点不豪华的履历,但是只凭借两部作品就在网上被网友称赞为“上帝给亚裔姬佬的恩赐!!!”

伍思薇导演之所以会凭借两部作品就获得如此头衔,不仅仅是因为两作品均是LGBT类型电影,还在于这两部电影均是导演以自己真实经历作为创作背景。

“作为一名同性恋女性”(摘自导演后记的表述),伍思薇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借用与虚构,直接向观众表达了一个LGBT群体的最大困境——被认可的压力。

从《面子》中女主需要被社会认可过度到《校园情圣》中女主的自我表达,导演试图通过电影表达一种观点:不论性别,在爱情中只有我爱你。而其中所要经历的困难、喜悦、酸楚、甜蜜等,导演都通过这两部电影将其直观地表达出来。

导演伍思薇和主演(居中为导演)

二、主题

这不是一部“狗血”爱情电影。

《校园情圣》这部电影中的三位主角,因一封情书而发展出一个爱情故事,但在这个爱情故事中,“爱情”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角还是“成长”,在这个电影中,“成长”就是“打破”。

从电影背景来看,这个故事发生的场景是一个封闭的、狭小的、有着强烈宗教信仰的传统小镇,但是却在这里发生了“非常规”的爱情故事。在电影中,这场爱情故事无疑是对小镇传统的一种打破。

从电影叙事来看,这样一种背景设定似乎暗示着悲剧式的结尾,但是在整个电影却充满了喜剧元素。这样充满欢乐的LGBT类型电影在传统上来说也是对以往叙事结构的一种打破,让人们在看完后会忘记LGBT类型的标签,而只把它称为一部校园电影。

从主角来看,每个人在故事中都在打破一些自己和他人的固有成见:“Paul”在和Ellie交往的过程中打破了固有的爱情观,也打破了家人对传统味道的固执,自己研究出了新味道的食物;“Aster”打破了家庭设定好的交际圈,重新认识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Ellie”则打破了同学对自己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了自我的束缚,勇敢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看法。

这一些“打破”其实都是主角们的自我探索,有犯错、有尴尬,但是最终还是做出了自己真正想要的选择。所以不论从电影内还是电影外来说,这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电影,绝非名字那样“俗气”。

三、发行方

又是Netflix!

来看一下Netflix发行的关于校园青春主题的电影和电视剧有什么,就知道为什么说它也可以作为不会“狗血”的保证:《十三个原因》《TheEndoftheF***ingWorld》《SexEducation》《好想做一次》《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

鉴于以上原因,不要被名字所欺骗!请快去看这部一点也不“狗血”《校园情圣》吧!

撰稿

文体部韩靖轩

排版

宣传部李雪莹

图源

网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3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