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见·安娜贝苏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但也应当是一种深远的谋虑。
01
前几天看到一个经典的故事,先分享给大家。
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一个小岛上落脚。
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
岛上住着一对渔夫夫妇,他们见到这群漂亮的天外来客,十分高兴。
于是拿出喂鸡的饲料精心喂养它们,还专门去湖里打来小鱼给它们吃。
天鹅被养得白白胖胖,冬天来了,夫妇俩怕它们冻着,敞开茅屋让天鹅进来取暖。
习惯了舒适环境的天鹅,从此就在老夫妇家住下了,不再南飞。
渔夫夫妇就这样精心照顾着它们,一直到后来他们年老,离开了小岛。
他们走了以后,寒冬时节,人们在结了冰的湖面上发现了天鹅的尸体。
一群亿万年代代南来北往的天鹅,就这样死于渔夫夫妇无微不至的伤害。
02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个视频。
一名成年男子在视频中慷慨激昂,称希望国家出台一个法律:
“不要说孩子到了18岁就可以不养了。如果孩子没有能力,父母就应该一直养下去。”
如此言辞凿凿,还以为父母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然而接着看下去,却令人心生愤怒。
这名男子叫匡正轩,29岁。
在普通人成家立业的年纪,他依旧孑然一身,也不找工作,每天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找父母要钱。
父母不给,他就将双亲告上法庭,“我父母明明比我有能力,为什么不能养我?”
而他口中“有能力”的父母,租住在每月元的小门面里,整个房间只有15平,连几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父亲老匡只是一个普通的建筑工人,一年辛辛苦苦也不过能挣2万元,母亲卧病在床,还需要大量的钱来治病。
一个年轻力壮的大男人,丝毫不体恤父母的难处,父亲在工地汗流浃背赚钱的时候,他躺在床上玩手机。
这样一个现实版的巨婴是怎么养成的?
匡正轩的母亲,一直十分溺爱孩子,每每父亲想让儿子干点活,母亲都会制止。
据邻居们说,匡正轩从小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的任何一个需求,父母都会想办法满足。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匡正轩,逐渐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恶习,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到了而立的年纪,却完全无法独自承受风雨,本来是孝顺父母的时候,他却扬言让父亲养自己到老。
可怜两位老人,花费数十年光阴,拼尽全力去爱自己的孩子,却最终把孩子养成了此等白眼狼。
03
总有人说,中国父母太伟大了,把孩子置于自己的一切之上。
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从不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
孩子大些了,父母又开始操心给他们谋个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位,寻一门好的婚事……
但悲哀的是,那些被父母倾其所有爱着的孩子,其实也成了爱的牺牲品。
经典短片《巨婴》里,母亲事无巨细地照顾着自己的孩子。
孩子饿了渴了,只需要喊一声妈妈,水和食物就立马喂到他的嘴边。
孩子想要最新款的玩具,妈妈二话不说就掏钱买,实在拿不出钱了,就卖身上的器官。
等她用最后一颗肾脏,为孩子换来一个游戏机时,沉溺在游戏中的孩子,丝毫没有察觉自己的母亲早已倒在了血泊中。
打游戏打累了,再喊妈妈时,已经没有人回答。
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的孩子,最终也只能躺在母亲身边孤独地死去。
黄磊曾说:“父母对孩子的爱过了头,就变成了自私的爱,这种爱比恨还要伤害孩子。”
父母的无微不至,只会让孩子沉迷在温柔窝,不知不觉就被剪断了羽翼。
有段话说得很好:
“如果你不让孩子吃苦,他将会永远逃避吃苦;如果你不让孩子直面困难,他将会永远逃避困难。”
好的父母,一定是爱得适度,包容中有规则。
好的教育,一定要严慈同体,自由中有管束。
04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吸收性心智”,是指儿童通过无意识的记忆,适应环境并以形成人格的能力。
人格形成的根本,在原生家庭。
如果孩子生来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那个执笔人。
父母怎么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1.立规矩,无规矩不成人。
教育学者丁琳曾分享过她的一次经历。
有一位朋友,带着自己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去她家做客。
女儿很喜欢丁琳家里的小糖果,连着吃了两颗,当她想伸手拿第三颗时,抬头询问母亲是否可以。
母亲朝她摇了摇头,很明确地告诉她,不可以。
女儿也很乖巧地听从了母亲的建议。
丁琳惊讶于孩子的听话,朋友却说,是因为事先就和孩子做好了约定,吃糖的数量,不能超过两颗。
比尔·盖茨曾说:“身为父母,最重要的一项天职,便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用规则来约束他们。”
无规矩不成方圆。
懂得遵守规则的孩子很少任性蛮横,因为当他们犯错,父母会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
正因为被父母“逼”着接受各种规矩,孩子才能端正行为,未来才能更好地立足社会。
2.舍得放手,教孩子独立。
小男孩卡姆登患有先天性“海豹肢症”,一出生就没有四肢。
换作旁人,可能都会将这可怜的孩子捧在手心。
但卡姆登的父母却认为,孩子有能力、也有权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在父母“狠心”的要求下,卡姆登学着独自吃饭、画画,抛橄榄球,甚至还学会弹钢琴。
父母还会带他去看励志演讲,告诉他,即使身体残缺的人,也能拥有独立完整的人格。
命运从一开始就给了卡姆登狂风骤雨,但父母却用坚定的爱和鼓励,教会孩子独立,给予他最大的底气。
3.学会狠心,让孩子体验生活。
14岁男孩王龙泽从5岁开始就跟着父母在菜市场卖菜。
当别的孩子跟着父母到处旅游时,他却默默守在菜摊前。
有记者问他:“别的同学都出去玩,你羡慕他们吗?”
王龙泽淡然地说:“不说羡慕吧,每个人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会有不同的生活,对一件事情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他还说,希望自己长大了,能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不要让父母这么辛苦。
孩子的懂事,离不开父母的良苦用心。
妈妈说,之所以带着孩子卖菜,是想让他在帮助父母的同时,看到生活的辛苦。
当他熟练地帮人拣菜、装袋,他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累得直不起腰。
▽
父母爱子女是天性,但也应当是一种深远的谋虑。
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
“人们只想到怎样保护他们的孩子,这是不够的,应该教他经受得住命运的打击,教他必要时在冰岛雪地或者灼热的岩石上也能生存。”
教孩子遵守规矩,让他在约束中懂得自由的含义;
教孩子承受磨难,从挫折中汲取直面生活的勇气。
慈爱而不宠溺,不要让你的无微不至,伤害孩子而不自知。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