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作为一部年拍摄的电影,又被译为《春风化雨》。讲述了一个在美国男子贵族中学发生的故事。
豆瓣评分9.1分,62届获得三项奥斯卡提名,并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奖,但是这些并不足以概括这部电影的美。
其对于美国当时教育制度的反思,让我们有很深刻的共鸣。
在商业片横冲直撞的当下,《死亡诗社》像一股不羁的清风,用清新素雅的方式,温暖着思想,传递着力量。
尽管时光飞逝,这部三十年前拍摄的电影,到现在还能让许多票房高昂的电影汗颜不已。
它揭示了电影的一个真相:好的电影,从来与华丽的场面无关,只与蕴含其中的思想有关,即便朴素无华,也能充满力量。
01、朴素的剧情
威尔顿贵族学校年度开学典礼暨建校周年华诞正隆重举行。
校长诺伦博士骄傲地回顾着学校的辉煌,为学校一百年来始终坚持传统、荣誉、纪律和卓越四大信条并因此成为美国最好大学预备学校而骄傲。
也就在这一天,威尔顿的荣誉毕业生、从伦敦回来执教的新教师约翰·基汀回校出任英文教师。
新学期开始了。
沉闷的氛围、陈腐的说教,让威尔顿的大男孩们倍感压抑,同学们私下里咒骂威尔顿是地狱学校,篡改威尔顿四大信条以示嘲弄。
此时,同学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新来的基廷老师和他们心中原始的渴望一样,与众不同离经叛道的上课方式,立刻在同学们中掀起波澜。
基汀哼着的《扬基进行曲》、及时行乐的信条、撕去教科书上伊凡所·普利查矫作的诗歌分析,在威尔顿学生长期被窒息的心灵中引发了一场地震。
不久,尼尔在学校图书馆里意外发现了一本刊登着基廷简历的威尔顿年鉴。原来基廷曾是橄榄球队的队长,参加过一个名叫“死亡诗社”的组织。
何谓“死亡诗社”,基廷给同学们讲述了诗社的秘密。
在尼尔同学的倡导下,“死亡诗社”得以重建,查理、纳克斯、米克、卡麦隆等同学热烈响应,怯懦的托德也加入进来。
从此,“死亡诗社”的成员们在当年基廷聚会的地方和着优美的诗句,扭动起节奏强烈的非洲原始舞蹈,释放着青春生命的激情。
威尔顿学校发生着悄然的变化,麻烦和不幸在这悄然的变化中也随之而来。
尼尔参加《仲夏夜之梦》演出遭到父亲的极力阻拦;纳克斯暗恋上名花有主的克莉丝姑娘;“死亡诗社”发表主张招收女生的文章。一切的一切引起诺伦校长的注意。
《仲夏夜之梦》演出结束的那天晚上,尼尔用父亲的手枪让自己的灵魂飘向了遥远的天国。
尼尔的死震惊了威尔顿。
校方迫于舆论压力,开始调查尼尔自杀的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基廷对于威尔顿开学所发生的事情负完全责任。
又是一堂英语课。
同学们在诺伦的引导下朗读着伊凡斯·普利查的“鬼话”文章时,基廷前来告别。同学们以站上课桌大声朗读诗歌的庄重形式,目送着脸上荡漾着微笑离开教室的基廷。
整部影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波动,没有令人震撼的宏大场面,没有热血沸腾的动作大戏,任何商业大片所惯有的元素,在这部影片里几乎没有立足之地。
它是那么的朴素,朴素的开场,朴素的叙事,朴素的场景,朴素的演员,每一个镜头都像一幅淡雅的素描,离生活很近,与真实不远。
它又是那么的富有力量,有力的情节推进,有力的台词语言,有力的思想内涵,每一句台词和每一个人物,都用诗意的方式传递关于人生、关于生活的真谛。
02、击碎封闭空间的石子
影片的导演彼得威尔,擅长通过封闭的空间环境和充满象征意味的人物场景设置来表达对于自由美好的追求。
其代表作品《飞越疯人院》侧重于象征美国社会的疯人院对于自由人的意志压迫,《死亡诗社》采用了类似的主题,但通过诗歌、音乐、绘画和建筑的美感为影片增加了艺术审美价值。
基汀老师的沉着与激情,年轻人的生命力和献身精神,死亡诗社的崇高,还有雾景和雪景画面的意境营造,都使得整部电影具有了很强的美感,其表达的对于生命和崇高美的向往,令人动容。
电影中的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
但是这样的环境就像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的失去了自己的天性,渐渐的整个学校就变成了一潭死水。
约翰·基汀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抓紧时间,孩子,让你的人生不同寻常!”、“人们只有在梦里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站上讲台,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及时采撷你的花蕾,旧时光一去不回”
这些诗句就如同一颗颗石子,在沉寂的威尔顿预备学院激起了一丝涟漪。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
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生命就是这的神奇,思想和爱情,是永远无法被禁锢的。
任你院墙下的禁锢再严密,也无法阻挡自由对人性的呼唤。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的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是诗社聚会前的宣言。追求自由,找寻自我,是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但是好像只有少数人真的找到了,我们反抗强权,却又畏惧强权。我们试图找寻自我,却又没有梭罗那样的勇气。
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矛盾体,这像极了我们生活的现状,一切都是在沉默中,等待着最后的宣判。
03、矛盾的对抗
萌芽一旦出现,那么势必要去突破泥土的封锁,随着这些年轻天性的逐渐觉醒,矛盾的爆发就变成了必然。
矛盾的第一次爆发是诺克斯追求一见钟情的女孩。
在这个追求活动中,学校与家庭教育没有起到任何的积极作用,诺克斯凭借自己从“生命教育”中体会与学到的青春诗情,用热情奔放的生命活力感染并感动了已经成为别人未婚妻的美丽姑娘。
“生命教育”赢得了一次小小的胜利。
第二次是尼尔的表演机会是否放弃的选择。
尼尔的父亲对此的坚决反对和尼尔自己对此的热烈渴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对尼尔而言,演戏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是他释放生命热情的渠道,是他作为个体的梦想,接受这个机会就是实现自我,是抓紧时间享受生活的方式,是尊重自己的生命。
而放弃这个机会,对父亲妥协,就是罔顾自己的真实心愿迎合他人的价值观。正如弗洛伊德所强调的,过多的社会要求会使人的个性发展遭到摧残。
如果“超我”的要求过于强烈,被压抑的东西太多,就会压倒和危害“自我”,从而人就会产生精神的失调,甚至引起过激的行为。
尼尔正是因此在申辩未果后戴着戏剧中的花环举枪自尽。
这场较量以主人公的死收场,显得格外残忍。
04、沉默是最大的反抗
最终尼尔的去世,带来的是更大的镇压,基汀老师只能是这次争斗中的牺牲者。
只是,思想和爱情是永远不能被禁锢的。
你纵然全校不接收一个女生,可是我们依旧可以找到爱情。你纵然可以赶走我们的老师,可我们已经学会了独立思考。
寻找自我,追去自由的过程像极了王朔在他的小说中形容为《动物凶猛》的心情。
青春,激情,理想,现实,光影交错中散射的气息。
那种迷惘,那种追寻,那种急切的想掘出活着的意义却无毫无头绪的焦躁,像极了我们现在的心情。
有哲人说:这就是成长。
如果说这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的话,那么在四处碰壁撞的头破血流后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世界不过是自己的臆想,在现实的面前一切梦想都可以渺小的无关紧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面对呢?
有人选择沉默,在现实面前沉默,在梦想面前沉默。
但沉默的代价可能是,至死之时你仍在心底里寻找:我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就像一句话中形容的一样:真正突围而出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人在经历青春的悲愤和不安后酣然迟钝。
有人选择对抗,但是在现实面前,没人会倾听他内心的诉说,换来的是他以死亡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
但是我们更多的人是在这两者之间游离。我们缺乏的不只是对抗的勇气,更是对抗的能力,因为我们真的很渺小。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影最后的结局是以基汀的离开告终的。
此时,沉默或许就是最有力的反抗。
最后:
教育的分歧一直都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作为普通观影者,电影可以给我们带来的思考除了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之外,更多的还是对于人性的重视。
任何的教育,除了给与我们知识以外,其本质更多的还是如何释放人类的天性。
一味的压抑人类的天性,最终也只能是使得矛盾不断的积累,并且最终酿成严重的后果。
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人‘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中,教育的目的是“何以为生”,是习得可以在社会中立足的本领,从而在社会中生存的重要途径。
而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教育还是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甚至以此牟利的某种意义上的生产活动。
个体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内化社会的基本价值规范,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真正由一个生物的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的”,这便是社会学意义上的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出发的教育,是生存的教育,是社会化的教育,也正是我们现今仍然无法突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