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要铸造能打架打胜架的武磊们

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tslf/180306/6084106.html

您听说过中国在五大联赛的独苗武磊(刚随着西甲的西班牙人降级)打过架吗?如有,那还了得!

孙兴慜和队友打架

武磊的世界杯对手和我们的近邻、来自韩国的亚洲第一前锋孙兴慜(Heung-minSon),年7月6日在代表英超的热刺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在上半场领先1:0情况下,在向全世界进行电视直播的镜头前,与本队的守门员雨果·洛里斯(HugoLloris)掐架。这还了得!更奇葩的是,当今世界最佳教练之一、热刺的穆里尼奥(上图)赛后评价,“打得好(Beautiful)”!为何会这样?这都是怎样的三观?

01现在男孩子还打架吗?还打群架吗?

小时候在学校或住的地方(厂区宿舍)看别的男孩打架,既羡慕,也很害怕。小区的大孩子和小孩子的共识是,如果受到欺负,不能吃亏,要打回去。厂区宿舍区之间的打群架,惊心动魄,没有几个孩子不参加的,因为这是自己所在的社区。或多或少的打架经历,伴随着男孩子青春期成长。

有一天,因为被同班同学、曾经的好朋友、老师喜欢的班长批评没有分享父亲做的玩具手枪(木制的),我俩打了一架,被大人狠狠教训了一顿。好朋友后来随父母换工作转学离开,再也没见到。

儿童打架

大多数的打架,是“随意性”的打架(上图)。这种打架,多是孩子间的事,大人大多数不知道;很多时候,是荷尔蒙大量分泌下的一种反应;很多时候,是玩笑;很多时候,今天打架,明天和好;打完架,解决了孩子间的小矛盾,赢得尊重和友谊不少;打架,也许还能帮助情商和运动能力的成长。这种打架,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健康的打架”?

少数的打架,是“恶性”的。有少数极富有侵略性、主动挑事、暴力的孩子;有些孩子因为软弱,或者从不还手,总是被欺负。

美国的杜克大学等研究机构在过去19年,在美国5个地方挑选一万个孩子,从5-6岁跟踪到25岁,发现有9%的孩子喜欢打架,但如果学校和家庭引导及时,这些孩子成人后,不管是在社会、家庭还是工作岗位上,很少有问题人群。

现在学校或小区,还有孩子打架吗?还有“随意性”的打架?

02男孩不打架能成为男人吗?

打架是不是男孩子的天性?看老虎,从小就是在打架中长大的。男孩不打架能成为男人吗?

在获得年金球奖和奥斯卡奖的影片《圣玛丽的钟声》中,英格丽·褒曼扮演的一个教会学校的修女教师,偷偷教一位老实的但总被欺负的一个孩子学习拳击,最后打服那些喜欢欺负人的同学,赢得同学的尊重和友谊。(下图)这虽然是电影,但反映了一个教育和文化理念的区别。

《圣玛丽的钟声》中英格丽褒曼教打架

支持任何情况下不打架的主要理由是,“君子动口不动手”或“以德报怨”等。这可能也是所有老师的观点,因为老师们除了上面的理由外,还有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如果支持打回去,很有可能导致暴力升级,还有可能失手打伤人或者不小心打死人。

但有没有老师对自己的孩子被欺负时,在家教育孩子打回去的?有没有人会问,如何理解下面两名言?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如果我只有善良,那太残酷了;坏事会跟着来;更坏的还在后头”。毛泽东:“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两句名言里面可能有两个概念。

一个是没有还击很可能导致肇事者、欺负人的孩子越发“猖狂”或愈演愈烈,特别是对那些顺从、胆小、焦虑、不还击的孩子。很多情况下,被欺负的孩子都不敢说,家长或老师没有及时发现或有效干预,长期被欺负的孩子很多陷入困境;还有因此自杀的,也有长期被欺负而不还手的孩子成人后反而有暴力倾向或坏脾气的例子,因为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就是这样。另一个涉及到天赋的每个人都有的自卫权的问题。任何事情都向老师或家长汇报的孩子,很多时候不受学生欢迎。孩子希望孩子的事情在孩子之间解决。但如果在老师和家长不知道情形下,孩子之间又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孩子之间问题的情形下,又不允许自卫,孩子最看重的公平和正义,如何得到维护?这样会不会给孩子留下阴影?上面说的这些情况,给家长和老师提出了重大挑战,这也是全世界家庭和学校教育面临的难题之一。

03足球:文明的“打群架”

18世纪英国的公学的校长们发现,封建社会的农村足球,能有打群架的积极作用而没有打架的风险,是很好的教育工具。他们将封建社会的、农村的足球,改造成现代的、反映工业时代特点的、有规则的橄榄球,在学校推广,大受男孩子欢迎,比赛最开始是在每个学校的不同的宿舍之间进行。流血、骨折、踢人、抱摔等都是正常的;平时不喜欢谁,就把球传给谁,让他成为对方攻击的对象;而且,谁半途退下被认为是懦夫。

英国公学19世纪的足球

后来,一部分人觉得橄榄球还过于暴力,发展出更“文明”的足球(上图),不允许动手(除了守门员对球而不是人),踢人和抱摔也非法,经过多年,足球成为当今世界上男孩子间最流行的文明的运动。

班级之间的比赛、学校之间的比赛、同城内德比(如曼城德比、利物浦德比、米兰德比等)和不同城市之间的德比(如沙尔克04和多特蒙德、巴塞罗那和皇马),是最火爆的足球比赛,因为其反映了人类的打群架的天性,也反映了即使是现代的人类,骨子里还有原始人类寻找“部落”和“部落间打群架”的本性。

没有对抗性的运动,如体操、健身、跑步、划船等能培养男子汉吗?这些运动都挺好的,可能代替不了能“文明的打架”的运动,特别是“打群架的运动”,如足球。德国就花了近50年的时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血的教训,才认识到这点。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GuardiansFC就此在本号有原创文章《历史上唯一征服过日耳曼民族的是“英国病毒”中国幸免于难?》,欢迎围观。

足球和橄榄球,培养了大英帝国的精英们(如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科学家等),是其18-19世纪成为世界最大、最强的国家的原因之一。从鸦片战争开始,他们中间很多人和中国打过交道,中国人在解放前也没少吃过他们的亏。即使现在没有日不落帝国,足球还是世界第一运动。

如果害怕受伤,在学校对抗性的运动都没有或者很少,只是蜻蜓点水,男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需要,如何满足?也许网上的暴力游戏可能就变成很多孩子的寄托;或者在青少年时期没有“消耗”的能量,没有得到的教训,没有学会的尊重,到成人中会以各种方式,或在家庭中,或在工作中,或者社会中出现。

04足球:“会打架而且要打胜架”

世界上最伟大的足球运动员,有没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GuardiansFC在本号的系列原创文章中,披露了大家公认的世界最佳球员们,如贝利、梅西、马拉多纳、C罗、贝肯鲍尔、克鲁伊夫、齐达内,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只不过媒体曝光的少。

世界杯决赛齐达内头顶马特拉齐

被媒体曝光的最多的应当是法国队长齐达内在世界杯决赛,因为被对手--意大利的马特拉齐三次侮辱其姐姐是妓女,而用头报复的情形(上图)。关于他的这个行为,引起全世界的争论,有人说对,有人说错,就连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也参与到这个讨论中,认为,“齐祖是个有感情有信念的人。”关于这些争论,欢迎您参阅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GuardiansFC在本号的原创《齐达内报复对还是错》。

齐达内是足球历史上十佳球员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得红牌最多的十位球员之一,但基本上是被挑衅后反击。法国当代最有名的摇滚歌手之一让-路易·穆拉特(Jean-LouisMurat)说,“没有人知道齐达内是天使还是恶魔。他笑得像(圣洁的)特雷莎修女,踢球凶时看起来像连环杀手。”如果他不这样强悍,进攻还会这么犀利,球技会这么好吗?如果他在球场上这么好欺负,对手能让他发挥出来吗?

齐达内和马特拉齐打的这个架,属于“能打架”,但可能打的不是“胜架”。要能打赢,需要勇气、情商、高超的技巧和能力,而且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合法”。我们梦想的是那些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富有“攻击性”的“能打架”的球员,但同时需要那些聪明的、能“打胜架”的球员。而这对教练员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5足球的问题是教育还是文化的问题?

如果当今中国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和自己的队友在电视直播镜头前打架,教练、俱乐部、媒体会如何评价和对待他们?可能我们只有一个标准,动手就是错?

穆里尼奥对媒体解释了本文提到的孙兴慜打架,为何“打得好”,起因是雨果·洛里斯觉得孙兴慜不够努力。他评价到,“打架反映出大家对球队成绩在乎,大家互相之间有期待,打架能帮助球队的成长和培养更坚强的球员个性”。

穆里尼奥没有因为打架而一棒子打死孙兴慜,发现并表扬了其中的积极因素,结果打完架后的孙兴慜在上周比赛中又有好发挥,迫使对手乌龙球,还在赛后被热刺球迷评选为本赛季热刺的最佳球员。

武磊

武磊面对球场出现的打架,反应如何?大家可以在网上找到中超鲁能泰山对阵上海上港和其在西班牙人比赛的相关的视频。从中可以看到,武磊在别人惹事时都躲开,不因自己一时鲁莽而坏了球队和自己。很好!

但武磊踢球“侵略性”如何?西班牙媒体普遍认为其偏软,“文质彬彬”。这是问题吗?如果是,是其教练的问题还是其从小到大受到的教育和文化影响?为何中国人多数喜欢循规蹈矩的、老实的刘备,而认为狡猾的、不遵循儒家的规矩的曹操是坏人?关于这点,欢迎您拍砖作者“足球劲卫军FootballGuardiansFC在本号的原创《孙权劝学“刘备”上奥运踢世界杯的“曹操”在哪?》。

是否需要进一步培养男孩子(也包括女孩子)的“侵略性”(竞争精神)、狡猾(街头聪明)、临机应变,而不是只有顺从、书本聪明、循规蹈矩,这可能是我们现代家庭和学校教育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足球需要锻造“能打架、打胜架”的武磊们吗?中国需要锻造“能打架、打胜架”的“武磊们”--新一代青少年吗?期待您的点评和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818.html